中国医生观后感范本
89 2024-07-01
中国医生观后感范本。
接下来和大家分享一篇关于“中国医生观后感”的精彩文章。你知道该如何完成一篇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名观后感吗?当我们看完一部好电影之后,会不由自主去思考,看电影是情节和思维互动的过程。 我们的真实体验是观后感的关键所在,写一篇观后感就让所有的情绪都有了排解的出口,将这个信息分享给你的亲朋好友让大家都知道吧!
2024,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年份,在人们还沉浸在2024年2月2日对称日的浪漫时,却传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消息。
84岁的钟南山院士再次挂帅出征,在第一时间奔赴武汉;全国各地医务工作者立下请战书,按下手印,紧急驰援;习近平总书记做出重要指示,要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我们再一次见证了祖国的强大与中国速度。他们是夜空中最亮的星,用自己的身体力行、全力以赴,将希望传递给每一个中国人。
这不禁让我想到,在2024年,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境内发生的森林火灾。凉山州消防支队指战员和地方扑火队员共689人在海拔4000余米的原始森林展开扑救,却未曾料到受风力风向突变影响,林火爆燃,熊熊大火迅速席卷整个山林,27名森林消防指战员和3名地方扑火人员失联。
也许我们无法将这些最美逆行者的名字一一诉说,但不管是医务工作者还是消防官兵,他们本同我们一样,也为人子、为人母,有着自己的家庭和幸福。但当他们穿上隔离服的那一刻,他们代表的就不仅仅是自己,更代表了祖国赋予的使命。他们有的与我们年龄相仿,但危险降临时,他们没有丝毫的犹豫与退缩,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他们舍小家顾大家的为民情怀无不令我们为之动容。
疫情之下,没有一个人可以置身事外,作为一名党员,我们要冲在前、干在先,有担当与责任意识,不传谣、不造谣,及时公开透明信息,给公众以的信心与安心。自觉遵守组织规定,配合领导干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对村庄、社区,外出返乡人员要及时上报进行备案登记,对火车站、超市等人员密集地区做好人员、物资及交通工作的查验工作,对疑似症状人员要及时进行医学观察,做到“早发现、早上报、早诊断、早治疗”,控制传染源,将疫情扩散可能性降到最低。
2024,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在鼠年春天到来之际,我们经历着这样一个特别的冬天。但正如雪莱所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晚吗”,冬天快要结束,春天也必将来临。防控疫情阻击战,我们也必将取得胜利。此刻我们所坐拥的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让我们向最美逆行者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武汉加油,中国加油。让我们约定,待到繁华盛开时,携手共进更加美好的明天!
由刘伟强执导,刘伟强、李锦文共同监制的抗疫题材电影《中国医生》今日发布首批剧照,张涵予、袁泉、朱亚文、李晨、易烊千玺、欧豪、周也、冯文娟、宋佳在片中饰演的角色悉数亮相,展现出生动的抗疫一线众生相。
电影《中国医生》根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的真实事件改编,以武汉市金银潭医院为核心故事背景,同时兼顾武汉同济医院、武汉市肺科医院、武汉协和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火神山医院、各方舱医院等兄弟单位,以武汉医务人员、全国各省市援鄂医疗队为人物原型,全景式记录波澜壮阔、艰苦卓绝的抗疫斗争。图片影片通过精心的创作与制作,既真实还原了抗疫一线医务工作者直面疫情奋力营救的场景,又着力刻画了人民群众并肩同行汇聚抗疫力量的动人景象影片全景展现了风雨同舟、众志成城的全民抗疫真实图景,致敬在抗疫斗争做出贡献的每一位平凡英雄。
《中国医生》演员仅凭眼神就传递出角色面临的挑战!
张涵予饰演的张定宇院长,以”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原院长张定宇为原型,凭借超强的魄力与坚定的意志始终坚守在抗疫一线,面对疫情他眉头紧锁,但眼神中的坚定已经展现出了一个临危不惧的硬汉形象。图片袁泉饰演重症医学科主任文婷,冯文娟饰演的麻醉科主任辛未,宋佳饰演的妇产科主任黄佳慧,在一线并肩作战。三人作为抗疫一线的女性代表,目光坚毅而冷静,展现出女性独有的温柔而强大的气场。
朱亚文饰演的广东援鄂医疗队医生陶峻、李晨饰演的上海援鄂医疗队医生吴晨光、易烊千玺饰演的住院医生杨小羊,在不同的岗位上齐心协力抗击疫情,眼神传递出紧张但绝不退缩的勇敢与坚定。图片欧豪饰演的外卖小哥金仔以及周也饰演的孕妇小文,作为疫情当中的普通人,朴素而动人的眼神让人担心他们命运的同时,也敬佩他们身处疫情暴风眼但依然坚强不懈努力活下去的勇气。
叶梓萌
2024,这个读起来听起来十分浪漫的年份,却在刚刚开启就让我们措手不及。突然爆发的疫情、灰暗的天气、病毒的肆虐、人们不知所措地焦急……当荧幕开启,我仿佛又回到了去年的场景,电影就在急迫的气氛中开始了,
《中国医生》让我重温了医生们的英勇抗议。
正如白岩松所说的,我们在过年,他们却在为我们过关。看完《中国医生》这部电影,我感触颇多。这部电影有各种抢救患者的镜头,文婷医生的从容不迫最让我难忘。每次她出场,我的眼眸里总会闪着晶莹的“雪花”,真为她而自豪啊,尤其是她在面对那么多病人时,还能镇定的插管,面对病人的喧闹,还能威严地让病房的秩序变得整齐划一。我真的是跟着她一起,在看每一个病人,她微笑时,我也忍不住感到温暖。那些白衣天使也是人,他们也想过放弃,但最终还是咬咬牙坚持到底。
通过电影镜头,让我想起我们经历的2024,这是一个从未有过的寂静春节。在这寂静中,我们听到了挖掘机的轰鸣,火神山、雷神山疫情医院正在建起,建设者们和白衣天使一同与时间赛跑,不让每一分每一秒存在缝隙。
白衣天使就像是英勇无畏的战士,因为他们必须面对病毒的感染,甚至是死亡的威胁,他们义无反顾、不离不弃,因为他们相信一切的结局都是大爱无疆。
看完《中国医生》这部电影,我深受感染和启发:因为白衣天使的付出和努力,我们才能解禁,走出家门,呼吸新鲜空气。而当我从电影院走出来时,我更有一种自豪感,因为我此时此刻就站在中国医生奋战过的国家——中国!
暑假的一天晚上,妈妈带着我看了一场电影-《中国医生》。这部电影主要是讲述了医护人员和人民群众共同抗击疫情的英雄事迹。
画面一转,镜头拉向金银潭医院,张院长说把所有的病人都转到他那去。一开始,场外一片胡乱,场内的医生全都在准备接收病人。外面的病人一蜂窝地闯了进来,打碎了不少药品。有位护士被撞到,被玻璃扎破了手,主任急切地喊道:“快用碘伏冲洗。”那时,可以看得出面对病毒,人人恐慌。
其中一段是金仔的老婆小文怀孕了,可却染上了新冠肺炎。治疗的过程十分艰难,医生们召开了一次次会议。最终给她插管并做了剖腹手术,最后母子平安。
随着病人的不断增加,国家迅速做出决策,仅仅十几天就造出了两千多床位的医院,真不愧是中国速度。
同时全国各地的医生们也迅速地赶来救援,他们是英雄,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向他们致敬。
在这个全民抗击疫情的紧张时刻,医院成为了战场,医护人员成了战士,一个个不畏艰险、主动请缨的医护人员感动了中国,全国各地的医疗队驰援湖北、冲在第一线让人动容。而此时《中国医生》系列纪录片更是触到了我心底的柔软,让我看到了中国医生的伟大,同时也坚定了我走在医学道路上的脚步。
纪录片记录了多家省级医院里不同科室的故事,记录了多个医生平常但却不平凡的每一天,让我们看到了原来医生们也不是冷漠的对待生死离别,他们也不是无所不能。医生也是普通人,也很脆弱,也有难处。
“医生是最希望患者能够活下去的人”。他们待病人如自己的亲人,将心比心为他们考虑。例如影片中的徐晔作为一名烧伤外科的医生,所面对的病人病情有很多较为严重的,同时花费也很巨大,他说:“患者的痛苦你是不能完全体会的,你能感受到的痛苦放大一百倍才是他体会到的。我们做不到感同身受,所以我们要将心比心。”语言朴素,却道出了亿万医护工作者的真心。
我们知道,从本科五年,到硕士三年,再到博士三年,再到规培,从住院医师,到主治医师,再到主任医师,培养一个技术精湛的医生,要近四十年,而培养一个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医生,更是要付出更多的心血。而一个医生在这条道路上要经历无数苦难,他披上白大褂学着前辈的样子与死神抢人,为的就是能够在医院这个充满绝望的地方给予人更多的希望。或许他们不能让每一位患者都重获新生,甚至面对疾病时会显得束手无策,但他们会尽己所能,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
这部纪录片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将医生大爱无疆的仁心展现的淋漓尽致。一个个真实的故事展现出病痛给普通家庭带来的冲击,也展现出了医生与患者面对共同敌人凝结出的诚挚情谊。纪录片中的前辈们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医生应有的模样,他们是我们医学生的榜样,更是我们中国的骄傲!
当前全国人民正在全力以赴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在这场战争中,医院就是战场,医护人员就是战士,在这段时间以来一个个不畏艰险主动报名的医护人员感动着我们。全国各地的医疗队驰援湖北,冲在第一线,让人动容。
正巧,和朋友去电影院看了新出的电影《中国医生》。电影里为我们呈现出医护人员最真实的样子—他们想胜利,想救人,他们也会想家人,也会疲惫,他们和我们千千万万的普通人一样有喜怒哀乐,然而在疫情面前他们都成了钢铁战士。
一座城停摆,但生活不会停摆。所以,电影里的快递小哥金仔会冒着疫情去跑单,为了给老婆赚钱,给刚即将出生的孩子买奶粉,他不能停下。
电影里一位外国专家过来问咱们是如何做到的,是如何说服这一千万人的,我们的回答是:我们中国本就信奉集体主义和他利精神。
仅仅一句话道尽了武汉的英雄之处—我们哪里需要说明。这不光因为我们的骨子里的集体主义和利他精神,还因为我们“相信”。正如电影开头,院长开会时说的,“共产党员24小时待命”—我们相信我们的党和我们的国家。
在电影里的小羊医生,因为插管生疏被主任狠狠的批评,甚至让他离开病房,可是小杨医生没有放弃,而是不断的练习,最后受到院长和批评他的主任的表扬和赞许,他知道他是一名医生,不能因为小小的挫折而放弃,他没有选择放弃,而是继续加油。
在医生休息时,我们可以看到医护人员的脸上和手都是不堪入目,谁不心疼?在现实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真实的图片,医护人员在“不透气”的防护服,一呆就是六七个小时,口罩头发都是湿的,电影中太多感人的事例了,不止在电影、现实中那些医生是神圣的,在病床旁他们与死人抢人,为人民服务。
向最美逆行者致敬!
的春节,因病毒肆虐,疫情蔓延变得冷清阴暗。昔日本该,熙熙攘攘,热热闹闹的街道,变得空无一人。因此武汉封城了,这时全世界人民已经感受到了的事情的严峻。
就在这千钧一发的紧要关头,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在十日之内中国创造了惊骇世界的奇迹——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钟南山爷爷同千万“逆行者”在请战书上留下手印,护士姐姐剪掉长长的头发,只为能穿上防护服 ,医护人员们一整天不上厕所,只因节约一套防护服,疫情当下他们不论生死,不计报酬,坚守岗位,日夜兼程,为我们顶住风雪,稳步前行,与病魔作斗争,也许这才是我们应该学习,尊敬的盖世英雄吧!
病毒虽然是自私的,狂野的,古怪的,像狂风一般可怕!但是当全国人民的心凝结在一起时的那种力量是无私的,温暖的,坚定的,犹如万丈光芒!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温暖从不会缺席。当全国缺医疗用品的时候,做车的五菱,开始生产口罩,做空调的格力,花2000万巨资,成立医疗科技公司,有很多明星,企业家,甚至连农民都已经纷纷捐款。虽然我们不能像钟南山爷爷一样,抗战一在线,也不能捐很多的钱,出很多的力,但是我们所有人都待在家里,不给一线的工作人员添麻烦用自己的方式尽着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还有一群干部为了我们的健康,跋山涉水,挨家挨户查体温,还有一群志愿者,我们要什么他们就送什么,还有一群……不管他们是干什么的,他们总是随叫随到毫无怨言和我们一起度过黑暗迎来光阴。
我们隔离病毒,但不隔离人心。病毒无情,人却有情。这个鼠年,必定不同凡响。但是武汉,一定不是孤军奋战,14亿中国人民与武汉同行,共度难关。野蛮的寒风,会走远的,冰天雪地的冬天也是会过去的,宜人的春风会悄悄地吹来,春姑娘也会翩翩的走来,我们一定会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们心连心一起静待樱花盛开,不久定会国泰民安!
热干面,加油!中国,加油!白衣天使,加油!
风华为人杰,巾帼逞英豪。的即将来临的三八妇女节,是第110个国际劳动妇女节、我国第97个妇女节。与往年不同之处,在疫情防控战疫场上巾帼不让须眉,到处闪现着“巾帼身影”,凝聚着“巾帼智慧”、贡献着“巾帼力量”,绽放着“巾帼芳华”,这一刻她们点亮了“巾帼底色”。
每一场特殊战斗,都需要一批英勇的战士;每一次生死搏斗,都会涌现一批无畏的勇士。被口罩勒到深痕的脸颊,被汗水浸到泛白的双手,被防护服包裹束缚着的笨重身躯……一切的痕迹,是你们逆行与病魔抗争的最美样子。
我们要向你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感谢你们风雨兼程守候在每一个防疫站点,感谢你们叩响一户户房门摸排劝导,感谢你们剪短了长发只为救助更多患者,感谢你们身兼数职为隔离群众送上暖心服务,感谢你们在疫情肆虐之时,不惧生死,勇敢奔向抗疫前沿,感谢你们的家人、亲友给予的倾情支持。我们想对你们说一声:姐妹们,你们辛苦了!我们为有你们这样挺身而出,英勇奋斗的“巾帼英雄”而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
你们是坚守者——武汉封城,当地的居民坚守他们的家园,不让病毒外传,始终坚守着病毒传染的最后一道防线。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背后为你默默坚守, 医护工作者星夜兼程,白衣战袍,投身无声战场;建设者昼夜施工,血肉之躯,展示中国力量;还有无数外卖小哥、快递员、环卫工人们逆风而行,坚守岗位。这就是万众一心的中国精神与力量!
向最美逆行者致敬,向最强坚守者致敬!
《中国医生》纪录片战疫版观后感 【2】
2月16日下午3点,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肿瘤中心,为新冠肺炎患者的第一个视频会诊正式开始。
“患者属新冠肺炎危重型,伴有急性脑梗塞和高血压。”安徽医科大学一附院高新院区副院长、医疗队领队张泓提出建议,诊疗不仅要关注肺炎,还必须有整体观念。
当时,这名92岁的患者,因“发热伴呼吸困难10余天,昏迷4小时”,已被收治进安徽医科大学一附院医疗队托管的危重症病区,病情不容乐观。
诊疗方案确定后,历经多小时连续抢救,到2月17日下午,这名高龄患者终于转危为安,血氧饱和度稳定在95%以上,各项指标明显好转。
与“疫”魔抗争,同生死竞速。一个多月来,像这样没有硝烟的战斗在安徽医疗队支援的病区每天都在打响。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安徽先后派出8批次医疗队1305人驰援湖北,他们入驻在5家医院、4个方舱医院。
截至3月9日,医疗队服务2508名患者,其中危重患者317名,累计治愈出院832人。除日常工作之外,医疗队还负责巡诊社区及隔离点患者、培训医护人员,目前共巡诊12个社区及隔离点,指导排查1000多名患者,培训当地医护人员4046人。
“第一批医疗队在进驻武汉太康医院时,条件非常艰苦。”安徽支援湖北医疗队党委副书记邵东华介绍,在没有缓冲区、隔离带,甚至连速干手消毒剂都缺乏的情况下,医疗队克服困难,开设重症医学科,解决了东西湖区重症患者集中救治问题。
为推动援救工作高效有序开展,安徽医疗队及时总结,巩固成果,专门研究制定出“医疗队工作手册”,将党建工作、应急处理、物资分配、工作值班、后勤保障等工作以制度形式确立下来。
“更重要的是,细化了医疗队员在一线工作生活中的相关防护措施,为援救工作加了一把安全锁。”邵东华说,后续医疗队整建制接管的医院病区,成功救治多名危重症患者,接管的方舱医院共计服务舱位近1000张,无病人死亡、无医护人员感染。
为加大救治力度,安徽第一批医疗队率先在接管的病区中使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诊疗。“通过观察近100例新冠肺炎患者,分析发现住院患者以痰湿阻肺、痰热蕴肺两型为主。”医疗队成员、六安市中医院呼吸科主任王士安及专家团队,为住院患者制定了处方,在接管病区97%的患者中使用了中药汤剂治疗。“在近1个月时间里,接管协和东西湖区医院的3个病区,收治病人180多人,好转出院约160余人,其中重症转为轻症达80%,危重症转为重症达70%。”
危难险重中,也不忘暖心互助。疫情当前,口罩和防护服是白衣战士的战甲,但在关键时刻,安徽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阜阳市颍上县人民医院呼吸科主任刘玲却脱下自己的防护服,给年轻的队友换上。
2月6日,是刘玲进入隔离病房工作的第八天。就在她准备换上防护服进入病区时,抬头看见一个年轻护士,“他已经穿上隔离衣,正准备套防护服,但他的防护服质量一般,防护效果可能不好。”得知他还要在隔离病区近距离护理患者6小时以上,刘玲没有多想,便脱下自己的防护服塞给他,“你先穿我的,我今天查房只需要在里面待两三个小时,把你的防护服换给我”。
同行队员问刘玲,怎么舍得把自己的“护身装备”换给别人,刘玲说:“大家都同在抗疫一线,是同一个战壕里的战友,那个年轻护士,在我眼里就是弟弟,应该的!”
“疫情不退,我们不退。”近日,安徽支援湖北医疗队党组织收到一封特殊的请战书,这是一批“80后”“90后”白衣战士们的请战书。“作为首批医疗队队员,我们已经在武汉奋战了一个多月,目前仍有患者需要治疗,我们请愿继续坚守疫情一线,坚守到最后一名患者出院,请组织批准。”请战书字字恳切,印在名字上的红手印,是这些年轻白衣天使的心声,更是他们必胜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