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防灾减灾口诀(通用八篇)
11 2025-02-02
小学生防灾减灾口诀(通用八篇)。
防灾减灾是指采取各种措施来预防、减轻或应对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以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防灾减灾顺口溜(精选8句),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防震减灾、珍惜生命”。
2008年5月12日,地震发生那一刻,山体崩塌,房屋受损,生命丧失。熟悉而温暖的家被撕成一座座废墟,天真烂漫的笑脸被夺去。
2008年,每年的5月12日被定为全国“防震减灾日”。设立“防震减灾日”,不仅是为了纪念四川汶川地震的受害者,也提醒我们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增强对地震预防和减灾意识,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最大限度减少自然灾害的损失。
我们周围有各种各样的危险,如台风,暴雨,火灾,地震,闪电,交通事故等等。因此,对于我们所有的老师和学生来说,提高“防灾减灾”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灾难是可怕的,但比灾难更可怕的是无知,作为学生,我们要珍惜生命,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我们要学习知识和防灾救灾技能,那么,我们学生在地震中应该注意什么呢?
首先,最重要的是要冷静,任何紧急情况下都不要惊慌。如果在课堂上发生地震,靠近门口的同学可以迅速跑到门外,中间和后面的同学应尽快躲到课桌下,用书包护住头部。
靠墙的同学一定要紧靠墙根,双手保护头;远离窗户,以免碎玻璃伤到你,学生在走廊或楼梯上,应找墙角蹲下,保护头部,远离挂在墙上的装饰物,等震动停止后迅速向外撤离。
如出现在户外等,绝对不能跑进建筑物躲避危险,也不要停留在广告牌、篮球架等危险的'地方,尽量将注意力集中到空旷的地方。
用毛巾和衣服捂住口鼻,防止烟尘窒息;往意保存体力,不要大喊求救,尽量寻找到食物和水,创造生活条件,等待救援。当然,人们在生活中遇到重大灾害的概率是很小的,我们更加要注意小的安全问题,提高防范意识。
同学们,生命是美好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而拥有这一切的前提是安全。所以我们一定要时刻增强安全意识,珍惜生命,努力提高自我防范能力,时刻注意防灾减灾,做到有备无患!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同学们、老师们:
大家好!
我是xxx,你还记得2008年5月12日震撼全球的汶川大地震吗?XX年过去了,模糊的血肉,惊恐的眼神,黑暗的世界……可能都从我的脑海里消逝了。但有一个警钟,必须时不时地敲响,响亮而清晰,不能忘记,就是要注意防灾减灾。在我国自然灾害频发的背景下,为了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将每年的5月12日定为我国防灾减灾日。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防灾减灾工作往往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我曾经看到过一个消息,一个母亲的儿子因为在河里玩不慎而丧命。之后的每个夏天,母亲都会去河边劝人不要在河边玩耍,注意安全。然而,大多数人对她漠不关心,冷淡对待她。直到她说出儿子在河里被杀的事实,人们才感到一丝惋惜,无所畏惧地离开了。河面平静,下面地形很复杂。可能岸边刚好在膝盖的水位以上。再往前走一步,就会突然变成无底洞。错过了机会,就会跌入深渊,束手无策。多少生命的鲜花在无情的流水中枯萎。
这种忽视安全的例子很多。“酒后驾车,酒后驾车”的道理大家都懂,但还是有很多人拿自己的生命去冒险。不知道有多少家庭多了两滴眼泪...我们必须看到鲜红的教训才能理解安全的重要性吗?当然不是。生命如此珍贵,我们不希望身边的人,也不希望自己的生命有危险。
那么如何远离危险,创造安全的环境呢?安全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如果我们多加注意,危险就会离我们更远。
大家对防灾减灾的一点点重视,对安全的一点点贡献,都会有助于大家的平安幸福;而每个人的平安幸福,就是每个家庭的平安幸福;每一个家庭的平安幸福,都会构成整个社会的平安幸福。让我们共同关注防灾减灾,共创和平幸福。
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
尊敬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xx个“防灾减灾日”,主题是“弘扬防灾减灾文化,提高防灾减灾意识”。通过开展“防灾减灾日”主题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营造学校、家庭和社会防灾减灾的宣传氛围,普及推广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互救技能,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最大限度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近年来安全教育越来越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师生安全意识也随之增强,防范能力逐渐提高,但是重特大伤亡事故仍时有发生,安全问题不容乐观。据联合国专家统计分析,每年全球死于意外事故约200万人。面对每一次残酷的事故,面对每一个鲜活的.生命在瞬间逝去,我们每一个教师应该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发挥积极的作用。每一个同学都应当视自己的生命为最宝贵的东西,都应当时时关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校园安全关系到我们学生能否健康成长,能否顺利完成学业;它关系到我们老师能否在一个宁静、安全的环境中教书育人,为国家培养和造就各种人才。因此,校园安全是我们做好学校各项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之一。为了进一步做好我校的安全教育工作,我提出如下倡议,希望全体师生都能认真做好。
1、全校师生都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做到安全第一、从我做起,安全第一、从小事做起;做到时时讲安全、事事讲安全,人人讲安全、保证人人都安全;
2、要注意交通安全。要遵守交通法规,不在马路上嬉戏、打闹;过马路时,要做到红灯停,绿灯行,走人行横道线;做到文明乘车,安全乘车。
3、要注意运动安全。上体育课和课外活动前准备活动要充分,运动时要注意不能剧烈地碰撞,以免撞伤或摔伤。所有的体育运动器械,必须在老师的指导、监督下使用;
4、要注意心理安全。同学们我们自己的所作所为也要有安全意识。不能感情用事。在同学间遇到矛盾时,要冷静、理智,不能发生同学间打架的事件,甚至找外人聚众斗殴,一定要自觉遵守校规校纪。
5、要注意食品安全。夏天到来,气温渐高,食物中毒事件开始增多,同学们不要买过期的、变质的、不卫生的食品,吃饭喝水都要讲卫生,要加强身体锻炼,预防传染病;
6、要远离网吧,网吧里人员复杂,如果上网次数多了,就很容易成瘾。为了自己的学业,为了自己的前程,为了自己身心的健康,为了家庭的幸福,请同学们远离网吧。
老师、同学们,生命是美好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而这一切的前提是安全。确保学生的安全健康,不仅关系到每个家庭的生活幸福,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与祥和。生命无价,珍爱生命!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为彼此的生命撑起一片安全的天空,努力增强防范能力,做到警钟长鸣!
1、遇雷暴,不外出,关好门窗断电器。
2、灾难临,心不慌,防灾减灾要牢记。
3、遇险情,快报警,求救电话要记清。
4、防灾减灾记心间,生命安全放第一。
5、预警信息要留心,提前准备少损失。
6、地震来时莫慌张,躲在桌下等救援。
7、洪水来临快转移,高处避难最安全。
8、遇到火灾不要慌,湿布捂鼻快逃生。
9、暴风雨来不外出,室内躲避最稳妥。
10、防灾知识要普及,家家户户要牢记。
11、减灾意识常提高,幸福生活有保障。
12、防灾减灾齐动手,共建美好新家园。
13、下冰雹,莫外跑,躲进屋里防砸到。
14、闪电亮,雷声鸣,自然现象不虚惊。
15、龙卷风,强风暴,一旦袭来进地窖。
16、遇地震,先躲避,桌子床下找空隙。
17、靠窗边,易房倒,床沿下,把身藏。
18、防火灾,要记牢,电器煤气是隐患。
19、身上起火地上滚,不乘电梯往下奔。
20、下暴雨,泥石流,危险处地是下游。
21、雷电闪,不宜行,大树底下避雨情。
22、火势旺,快逃生,别让财物身陷中。
23、煤气泄,禁火电,打开门窗快通风。
24、遇到火灾莫惊慌,湿布捂住口鼻逃。
25、洪水猛如虎,切勿涉险行。
26、台风来临快躲藏,门窗关紧不可忘。
27、暴雨倾盆易滑坡,远离山脚保安全。
28、泥石流下藏杀机,迅速转移是上策。
29、雷电天气要留意,避免金属物品触。
30、沙尘暴起掩口鼻,减少外出是关键。
31、暴雪封路行路难,室内保暖最安全。
32、高温酷热易中暑,防晒补水不可少。
33、地质灾害要防范,提前预警是保障。
34、防灾减灾靠大家,齐心协力保家园。
35、遇险求救要及时,信息畅通助脱险。
36、防灾减灾知识学,安全生活乐无忧。
37、灾害无情人有情,众志成城渡难关。
38、灾害预防有门道,平时留心很重要。
39、安全意识心中留,幸福生活乐悠悠。
40、防灾减灾重宣传,提高意识是关键。
41、遇险不慌不乱阵,科学应对保平安。
42、减灾防灾齐动手,共筑美好新家园。
43、预警信号要记牢,灾害来临不慌张。
44、地震来时躲桌下,保护头部最重要。
45、暴雨来袭莫外出,安全避险是第一。
46、台风来临关门窗,避免伤害少损失。
47、火灾逃生要冷静,湿布捂鼻匍匐行。
48、雷电天气不外出,安全躲避最重要。
49、泥石流来莫惊慌,高处躲避保平安。
50、滑坡发生要快跑,避开危险莫回头。
1、防灾减灾重宣传,群众意识要提高。
2、家中备个应急包,灾害来时不用愁。
3、遇到灾害要冷静,自救互救不离弃。
4、灾害预防有妙招,学习掌握很重要。
5、防灾减灾靠大家,幸福生活你我他。
6、减灾知识进课堂,安全意识传万家。
7、灾前预防胜于救灾,掌握技能减少伤害。
8、灾害无情人有情,科学防灾要先行。
9、防灾减灾记心间,平安幸福到永远。
10、提前预警早准备,防灾减灾保安宁。
11、预警先行早防范,应急知识记心间。
12、靠在墙角曲身体,抓住机会逃出去。
13、远离所有建筑物,余震蹲在开阔地。
14、睡床桌子扎木筏,大树能拴救命绳。
15、准备食物手电筒,穿暖衣服度险情。
16、暴雨来,泥石流,危险处地是下游。
17、逃离别顺沟底走,横向快爬上山头。
18、遇到台风找掩蔽,安全牢记要牢记。
19、滑坡山洪莫等闲,仔细观察早防范。
20、火山爆发有前兆,备好物资早撤逃。
21、暴风雨,泥石流,危险处地是下游。
22、雷电交加,拔电源,避免雷火屋里窜。
23、灾难面前莫惊慌,掌握自救保平安。
24、防灾减灾重如山,全民携手筑平安。
25、防灾减灾记心头,安全生活不用愁。
26、地震来临不要慌,跑到屋外空地上。
27、遇到洪水不要怕,迅速往高处撤退。
28、暴风雨来莫慌张,躲避安全最重要。
29、雷电交加别出门,室内躲避才安全。
30、滑坡泥石流要防,迅速撤离是关键。
31、火灾逃生要记牢,湿布捂鼻弯腰跑。
32、台风来临门窗关,减少外出保平安。
33、灾害预警要关注,提前准备能自救。
34、避难场所要熟悉,灾害来临不慌乱。
35、学习防灾减灾法,自我保护能力强。
36、预警信息早知晓,提前准备灾害少。
37、生命安全第一位,防灾减灾要牢记。
38、灾害面前不低头,自救互救有方法。
39、防灾减灾常宣传,安全意识入人心。
40、自然灾害难预测,防范意识不可少。
41、地震来,忌外跑,阳台护墙勿靠牢;先躲桌下找空隙,靠着墙角弯下腰。
42、遇火患,莫惊慌,逃生路线要看清;湿毛巾,捂口鼻,弯腰匍匐逆风行。
43、洪水猛,高处行,土房顶上待不成;睡床桌子扎木筏,大树能拴救命绳。
44、台风来,听预报,加固堤坝通水道;煤气电路检修好,临时建筑整牢靠。
45、暴雨下,泥石流,危险处地是下游;逃离别顺沟底走,横向快爬上山头。
46、雷电闪,不虚惊,避开高树和金属;地下蹲身双手抱,不宜快步来回跑。
47、火灾起,怕烟熏,鼻口捂住湿毛巾;身上起火地上滚,不乘电梯往下奔。
48、阳光下,不暴晒,预防中暑保健康;打赤膊,难看相,出门墨镜花衣裳。
49、细观察,勤预防,自然灾害早报告;有异常,速报告,避险防灾有效果。
50、灾害来,重自救,科学防灾不放松;懂知识,会运用,安全避险有保障。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根据自然灾害发生的规律和特点,学会自救自护。
2、能学会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尽量的减少损失。
【教学重难点】
根据自然灾害发生的规律和特点,学会自救自护。能学会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尽量的减少损失。
【教学准备】
搜集相关资料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1、生活中都有哪些自然灾害?
学生讨论、交流。
如:地震、雷雨、冰雹、滑坡、泥石流、落水、火灾等。
2、发生这些自然灾害时应该怎么做?
学会小组先讨论发生地震时怎么办?
交流:
(1)不惊慌失措,不要去阳台或窗下躲避,不要拥向楼梯。
(2)要迅速躲在桌、柜、床等家具下面或小房间里。
(3)在学校要听从老师指挥,安全疏散。
模拟演示。
3、发生火灾时怎么办?
(1)看火灾资料片。
(2)讨论交流。
(3)模拟演示练习
4、发生其余的自然灾害时该怎么做?
交流讨论。
5、演小品,找错误。
6、如何向家人或好朋友作宣传。
7、小结:
要学习自救互救知识,科学救人。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国旗下演讲的题目是《预防灾害,珍惜生命》。
今天是5月13日,刚刚过去的5月12日,是全国“防灾减灾日”。同学们是否知道,在2008的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这是一场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的大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也给全国人民带来了难以愈合的心灵创伤,堪称国家与民族史上的重大灾难。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只能勇敢应对,战胜各种灾害。同时我们更要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提高避灾自救能力。
同学们,借此机会,我向所有人发出倡议,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在近期要特别注意以下安全问题:
1.上下楼梯安全严格遵守学校上下楼梯制度,在紧急疏散演练活动中,特别是遇到突发灾害时,一定要按规定的路线疏散,防止拥挤踩踏事件的发生;
2.夏季防溺水、防雷电、防传染病、防食物中毒特别是天气渐热,同学们一定要注意防溺水,做到“七不、两会”;遇到雷暴天气,尽量不要出门,即使必须出门,也要做好安全防范,防止高空坠物造成伤害;要注意个人卫生,饮食卫生,不在无证摊点购买食用“三无”食品;
3.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要先观察车辆情况,不在马路上追逐打闹,未满12周岁的一律不得骑车上放学,年满12周岁的骑车不得载人;
同学们,希望通过这次教育活动,让大家明白一个基本道理:生命只有一次,安全重于泰山。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能不断地加强紧急避险和自救互救知识的学习运用,关爱生命,珍惜生命,健康成长,生命无限精彩!
我的演讲结束,谢谢大家!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我国几种常见的自然灾害。
2、知道我国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分布特点以及影响。
3、提高学生对自然灾害的认识,树立防灾减灾的意识。
4、让同学们了解自然规律,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
我国自然灾害分布的特点及原因。
三、教学难点
导致我国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频发的原因。
第二章第四节自然灾害
时逢立冬,先提出二十四节气,让同学们关注天气变化,再关注最近寒潮入侵,各地气温骤降,寒潮对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引入自然灾害的概念。
由于自然环境的异常变化,造成资源破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危害的.,称之为自然灾害。
举出四个生活实例判断是否为自然灾害,让同学们巩固概念。提出本节课学习内容,自然灾害的类型,分布及预防。一自然灾害的种类和概念
自主预习课本
54、55页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1、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哪些?
2、你见过哪些自然灾害,它们造成了哪些危害?
3、理解七种自然灾害的成因和危害。材料:2018年我国前三季度自然灾害共造成1.3亿人次受灾,563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2522.8亿元。
5、为什么我国自然灾害频发?
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气象灾害(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地质灾害(地质、泥石流、滑坡等)。
二、自然灾害的分布
读我国气象灾害的分布图分析(小组合作探讨)
1、华北地区为什么春旱严重?
2、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什么洪涝多发区?
3、台风和寒潮在路径和时间上有什么不同?
4、你还发现了什么?
读我国地质灾害的分布图分析(小组合作探讨)
5、试从地形、降水、板块构造等方面分析我国地质灾害主要分布的地区及原因。
在同学们踊跃发言后,关注到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样,季风气候显著。造成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发生频繁。
三、防灾减灾
用大量的事实向大家证明防灾减灾的重要性。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在很多沿海地区可能会引发海啸。历史上几次海啸都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汶川地震的情景还历历在目。时刻给我们敲响警钟。
四、本课小结
五、科普小视频“地震来了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