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堂笔记通用
9 2024-03-04
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堂笔记通用。
随着我们的知识面不断扩大,我们总是会需要用到许多范文,不同的文章可以用在不同的场合,值得参考的范文有哪些?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堂笔记通用》,在此温馨提醒你在浏览器收藏本页。
以下是一些可能适用于八年级语文课堂的笔记:
1. 文学常识:包括文学名篇、作家、作品主题、文学流派等。可以在课堂上简要介绍一些重要的文学常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
2. 阅读理解:阅读理解是语文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在课堂上,老师可以讲解一些阅读理解的技巧和方法,如猜测词义、理解上下文、分析修辞手法等。
3. 写作技巧:写作技巧是写作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老师可以教授一些写作的基本技巧,如开头、结尾、段落划分、句子结构等。
4. 文言文:在八年级阶段,学生开始学习文言文。老师可以讲解一些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词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
5. 诗歌鉴赏:诗歌鉴赏是语文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老师可以教授一些诗歌的表现手法和技巧,如修辞手法、意象、情感表达等。
6. 字词积累:字词积累是语文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老师可以教授一些常用的字词和词组,并帮助学生记忆和积累。
7. 阅读理解练习:阅读理解练习是语文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老师可以布置一些阅读理解的作业,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8. 作文练习:作文练习是语文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老师可以布置一些作文题目,帮助学生练习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以上是一些可能适用于八年级语文课堂的笔记,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其他人在看
平时的生活中,我们时不时会需要用到一些文章,范文能够运用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你是否在寻找一些可参考的范文呢?因此,栏目特意整理了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堂笔记精选,为方便后续阅读,请你收藏本文。
以下是一份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堂笔记的提纲,供参考:
1. 文学常识:包括文学名著、作家、作品、文学流派等。
2. 阅读理解:包括文章主旨、结构、修辞手法、表达技巧等。
3. 写作技巧:包括写作方法、作文格式、修辞手法、表达技巧等。
4. 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对比、借代、反问等。
5. 文言文:包括实词、虚词、句式、语法、翻译等。
6. 诗歌鉴赏:包括诗歌体裁、押韵、节奏、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等。
7. 诗词默写:包括名句默写、错别字、词语解释等。
8. 成语和歇后语:包括成语的来源、用法、寓意、歇后语的结构、意义等。
9. 文学常识:包括文学历史、文学人物、文学流派、文学著作等。
10. 作文模板:包括作文格式、开头、结尾、段落结构、字数要求等。
以上是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堂笔记的一些重点内容,希望有所帮助。
平时的生活中,我们时不时会需要用到一些文章,一篇好的范文能够提供好的参考,范文主要包含哪些内容呢?相信你应该喜欢小编整理的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堂笔记集锦,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
以下是一些可能有用的八年级语文课堂笔记建议:
1. 汉字与笔画:学习汉字的笔画、结构和意义,以及如何记住常用汉字的笔画。
2. 词语与成语:学习常用词语和成语的意义、用法和搭配,以及如何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和成语。
3. 诗歌与散文:学习诗歌和散文的结构和技巧,如韵律、修辞、表达方式等,以及如何理解和运用这些技巧。
4. 阅读理解:学习如何阅读文章并理解其中的内容,包括如何识别主题、理解句子结构和段落关系等。
5. 写作:学习如何写作,包括如何构思文章、选择合适的词语和表达方式、修改和润色文章等。
6. 文言文:学习文言文的语法和词汇,以及如何阅读和写作文言文。
7. 修辞手法:学习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借代、对比等,以及如何使用这些手法来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8. 文化素养: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包括诗词、书法、绘画、音乐、礼仪等,以及如何将这些元素融入到自己的写作和表达方式中。
以上是一些可能有用的八年级语文课堂笔记建议,当然具体的笔记内容和重点会因地区、老师和个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由于我们工作的严谨,我们可能会按照个人习惯写一些文章,范文往往会涉及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你是否需要一些实用的范文呢?为此,你可能需要看看“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堂笔记XX字”,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以下是一份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堂笔记的概述,希望能提供帮助。
1. 阅读
- 阅读目的: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文学素养。
- 阅读材料:课文、课外读物等。
- 阅读方法:认真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多读多练。
- 阅读策略:分析文章结构、抓住文章主题、注意作者情感等。
2. 写作
- 写作目的:提高写作能力,培养写作技巧。
- 写作材料:作文、日记等。
- 写作方法:认真审题、确定写作方向、合理安排写作结构、多写多练。
- 写作策略:多观察、多思考、多读书、多借鉴等。
3. 文言文
- 文言文特点:语言简练、内容深刻、结构严谨。
- 学习文言文:学习实词、虚词、语法、修辞等。
- 阅读方法:多读多练、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注意语法结构等。
- 写作方法:翻译、理解、仿写等。
- 写作策略:培养文言文阅读和写作能力、加强语言积累等。
4. 修辞
-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
- 修辞作用:增强表达效果、突出主题思想等。
- 修辞策略: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注意修辞效果等。
以上是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堂笔记的一些概述,希望能提供帮助。
课堂是教师的安身立命之本,教师撰写教案的目的是用于课堂教学,因此教案一定要具有实用性,什么样的教案是值得拿来被借鉴的呢?以下内容是小编特地为您准备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反思,在阅读后还请您收藏本网页网址!
从教十一年了,对自己所从事的语文教学,还确实没有比较系统得地做过反思。借着这个机会,我将这些年的语文教学的点滴,做一个梳理。我相信,这将对我在接下来的教学工作起到促进和引导作用。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试题的人文特征越来越突出,对学生的感悟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教师的教学方法相应地做出改变。我发现在我的课堂教学行为中,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忽略了学生自己的感悟动手能力
“语文”姓“语”,“语”就是语言,学好语言,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品味和感悟。对课文中的精妙的语言,如果教师分析过多,势必限制了学生的思考空间,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去品味、去感悟。
忽略了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形成和提高。
语文是基础性的科目,是工具性学科,学好语文会促进其他学科的学习,但语文学科的重要性远非如此。学习语文,就是在学习表达能力,其中包括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长时间地在字、词、句中转悠,我们学生的表达能力会有怎样的提高呢?
经过反思,我认为只有语文的基础夯实了,才有能力进行更高层次的追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果孩子连走路都不会,就要让他学习跑步,这是不符合孩子成长规律的。语文教学亦然。所以,针对班级中后等学生较多基础较薄弱以及班级语文课上人文性过剩而工具性稍嫌不足的特点,我将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有意识地加强语文的工具性部分的设计,经常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对学生而言,最大的快慰莫过于解答试题时能展现出一种从容、敏捷、高效的能力,而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相比,应试倾向最不明显,并不是讲什么考什么,试题内容和教学内容的直接联系表现得最不明显,很大程度上体现着对本学科整体素质的考查。题海战术不适合语文学科,靠大量做题难以培养出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中学语文不在深,而在广。学生的知识面和阅读范围决定了语文综合素质的高低,而现在高中生学习紧张,课下学习的时间主要用于数理化、英语上,根本没有时间去读一些文学作品,甚至可以说学生根本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更不会静下心来去品味欣赏文学作品,而现在社会读书风气也不乐观,学生接触的东西都很低俗,所以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的缺少也是导致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差的原因之一。鉴于此种情况,对于语文的学习,我认为关键要靠课堂教学,而语文课堂教学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的观念和教学设计上。
当然,语文教学的精华全在课堂上。一节课仅有45分钟,如何调控和把握这个时间,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能够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学以致用,这就需要老师作为引导者应该懂得调控艺术,做到收放自如,开阖有度,寻找具有科学性又具有艺术性的教学行为,不断学习新课程理论,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使教学行为上升到理论高度。教师要把课堂45分钟用足用好,争取最佳的教学效果,这是老师的本分,老师要对学生负责。
总之,教学问题多多,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自身的教学艺术水平,针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都需要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认识,及时总结反思,再到实践中去完善提高。
从文史角度来进行语文教学,大胆创新。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规定,新课程强调“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索能力”。依据这样的一条理念,我尽管是在复习课文,但我依然不忘融入语文的审美教育,无论是讲《论语》等古典文化,还是讲中外名著;无论是上作文课,还是在做语言文字的训练,我都会力求从语言的角度去引导学生感受汉语的丰富性与生动性;运用的角度引导学生去领会语言的灵活性和多变性;从比较的角度引导学生去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例如,我们在本学期开设的公开课《氓》,这是一篇诗经作品。《诗经》的出现不仅是我国文学发达很早的标志,而且在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相当高的地位,尤其是《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对后世文学影响最大。在篇目数量上,选入课文的《诗经》作品仅《氓》与《采薇》两篇。如何让学生通过学习这两篇的诗歌,从思想性与艺术性两个方面对《诗经》有一个比较全面、清晰的认识,对《诗经》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源头也有一个线索性的认识,达到“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弘扬祖国优秀文化,提高自学鉴赏《诗经》能力的目的。为此,我教学《诗经》两首总的教学目标是:以《氓》和《采薇》为教材例子来解读《诗经》的思想性与艺术性及其巨大的影响,让学生对《诗经》的认识不是仅停留在局部篇章上,而是有整体的感知,为他们今后学习打下基础。
这次远程继续教育培训的学习,使我对高中语文新课程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每天的网络学习及交流使我受益匪浅。以下浅谈我对这次培训的一点心得体会。
首先,认真学习,努力提高自己。我积极投身到网络研修的学习当中,认真按时观看老师授课视频,本着共同进步的学习态度,主动参加课题的讨论,认真完成每一次作业。通过研修,让一个刚刚进入高中阶段教学的我,学到了高中语文教学必备的业务知识。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明确了新课改下高中教学对于教师提出了什么样的素质要求。我通过深入学习,明确了作为一名教师必须不断的提高自己,充实自己,具有丰富的知识含量,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否则就要被时代所淘汰,从而增强了我自身学习的紧迫性,危机感和责任感,我认为教师必须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牢固树立为教育事业奉献毕生的信念。教师要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形势,不断进行教学观念的更新,让自己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进行根本性的改变。
其次、对高中语文个专题知识点有了充分的认知,为以后的教学工作夯实了基础。特别是阅读教学这一块,针对学生的差异性,我学习到了应如何因材施教?尽可能地以简练的方式授予其完整的学科知识。在培训过程中我一直不断在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真正领略到了培训的精彩,既有理论的高屋建瓴,也有实践的品鉴入微,既有专家的专业引领,也有同伴的经验互助在学习中激发了自己的兴趣,扩宽了自己的视野,在教学中激活了自己的思维,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我相信我的每一次学习都能使自己更进一步。
在我们的课堂上,有时学生似乎很有学习的积极性,师生之间提问、回答频率很高,同座之间也有讨论,结果却是“问之不切,则其所听之不专,听之不专,则其所取之不同。”其实,这只是形式上的互动,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作用不大。当今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倍受人们关注,语文已成为众矢之的。作为身在语文教学一线的教师应冷静思考语文教学的高效性。所谓“高效”可以从两个维度上来界定,一是效能与效率,着眼效能,提高效率;二是效果与效益,注重效果,追求效益。“高效”是效能、效率、效果和效益的综合体现。
新课程提出了一个重要理念:鼓励学生对文本的自主理解、自我解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这无疑为传统的语文教学注入了一股求新、求活的清泉,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然而,在新课标的实施过程中,有的教师却主动放弃了自身的主导地位,把课堂完全交给了学生,似乎“读书找难点——合作解疑惑”的“讨论课”方彰显其对课程改革的真正践行。似乎一堂好的语文课就以教师讲的“少”和学生讨论的时间“长”和“热烈程度”作为评价的主要标准。难道这就是新课改的主要精神吗?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可见,新课程所倡导的师生合作方式,不是让教师退而做课堂的旁观者,而更应以学习上的激励者、教学上的对话者角色进行课堂点拨和调控。在动态生成的课堂中,教师不能忘记自己是“师生平等对话的首席”,而必须确保对文本衍义的主线明晰,决不能让语文课堂衍变成自由沙龙,否则教学目标与教学意义也就从根本上被消解了。
因此,从这一意义上说: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需要语文教师在解决“教什么”、“怎么教”和“教得如何”的问题上反复斟酌、精心设计。
一、教什么
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都是死抓教材和教参不放,对教材毕恭毕敬,对教参唯唯诺诺,以致语文课堂教学普遍存在内容过“全”的现象,40分钟的一节课,从课文的正音正字开始,涉及段落划分、内容分析、中心提炼、写作特色归纳等等,面面俱到,俨然一桌“满汉全席”,教师的“苦口婆心”越发引起学生的反感和抵触情绪。其实,教师对文本教参应作出适当的“裁剪”,取舍之间、增删与否,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作出相宜的安排,切忌盲目照搬学科专家的方案、或优秀的教案,而忽视特定的教学情境和活生生的“人”。因此,组织语文课堂教学,总得有个“抓手”,找准“基点”才行。抓住什么,找准什么才能突出教学过程的高效性,一篇课文可以学习、把握、挖掘的要素有很多,但总要找准一个明确的目标。勿庸置疑,许多教师备课很认真,在上课时也严格遵循教参上的教学目标去实施自己的教学设想,领着学生一项一项地去完成每一项目标,结果是目标有了,过程有了,学生却丢了。我觉得:为目标而目标,围绕的只是课本,面对具体的人而设定目标,才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无论是哪一堂课,都应有属于自己的教学目标,它应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根据课堂的知识反馈去设立和修正。
在学习《琵琶行》时,小序中“铮铮然有京都声”中的“京都”二字,对解读白居易的人生际遇、人生感慨,同琵琶女的天涯沦落之恨,互为慰藉之情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由此放射出去的问题“点”更直接与主旨关联:“京都长安对白居易来说意味着什么?有着京都之声的琵琶乐曲对白居易来说为何如此动人心扉?”“何以最终引至‘江州司马青衫湿’”?因此,一节课的基点,就是我们开展课堂教学的一个着力点,也是激活学生思维的触发点。教学目标的拟定,应该是细化的,可具操作的,有实效性的。
二、怎么教
“亮点”的营造将带动整个课堂,对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导向,使课堂教学的境界升华。“亮点”可以是先行“预设”的,也可以是随机生成的。那么,“亮点”该何时带出,又该设置在什么环节?这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师的智慧和意识。
1、驾驭全局处设亮点
学生在阅读文本时,由于知识的限制与经验的不足,往往不知从何下手,这就需要教师结合自己对文本的深入研究,寻求学生兴趣与课堂深度的契合点,为学生提供一些思维的激发点,预设一个或多个“亮点”——即学生最感兴趣而又同文章重、难点有着紧密联系的问题。尽量使问题提得巧,问得新,产生“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的良好效果。在教学设计时,要善于抓住一个关键句、一个场景、一个细节等,由其贯穿全课,如教《祝福》可抓住“眼睛”二字,从而带出对“人物形象的变化、心理的变形、人生的遭遇”这三个层面的理解。教《林黛玉进贾府》可以从林黛玉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行踪为突破口,拎起全文。再如司马迁的《报任安书》确是一篇情辞慷慨的至情文字,文中表达其发愤著书观的一段文字就是一个重要的“亮点”,我尝试以此“亮点”贯穿听说读写训练的全过程:一是让学生熟读成诵,积累语言精华;二作思维迁移:有许多封建文人在屡遭贬官后创造了流传千古的文学名著,许多文人在官场站得很低时,在文场就站得很高,对于这种“贬官文化”现象,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写作短评,并将探究学习的结果整理成历史人物故事,在课前进行三分钟演讲;三是写作视角的延伸:让学生思考这些事例在作文中至少可论证哪些观点,凡此总总设疑,找准切入点,教师只要抓住课文的“亮点”,进行多角度发散思考研讨,点到即止地抛给学生一条条的“钥匙”,就能让学生在求知索道上轻松地开启了“知识的大门”,这种方法远远要比教师包揽一切的整堂翻译要生动得多。
2、导课时设亮点
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他们对形象的、生动的、具体的事物感兴趣,而对一些抽象的、概念的东西不愿接受。教学中如何顺应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呢?如何使学生的心理从上课依始就高效地定格于课堂?我认为导课时设亮点不失为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情趣的重要手段。例如在导入《陈情表》一课时,我注意以疑促思:李密作为亡国之臣,多次拒绝召见,除了因“孝顺祖母,暂不出仕”之外,还要对侍奉晋武帝的顾忌或是对前朝的忠心,那么这番“衷情、孝情、忠情”他该如何“表白”呢?开讲作为教学过程的一个环节,确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妙。正如特级语文教师于漪所说:“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由此可见能否精心设计教学的“突破口”——在导课时设亮点,是奠定课堂教学成功基础的关键。我们要在瞄准教材的重点、难点的情况下,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教学内容灵活设计、巧妙运用,也只有这样,才能“第一锤”就敲在学生的心灵上,迸发出迷人的智慧火花。
3、打破课堂困局时设亮点
例如在讲授《宝玉挨打》时,我本怀着一股教学的激情想与学生交流一下对《红楼梦》的阅读心得,没想到反应者寥寥,这是教者“预设”所未及的,我也正懊恼自己忽略了学生的基础和知识储备情况,如果按既定的教案“照本宣科”,势必“冷场”。我决定改变一下教法,在黑板上写下一个问题:作为老祖宗眼里的“命根子”,宝玉为什么会挨打呢?学生对此也只是懒洋洋地看着课本。更有甚者是有几个“捣蛋鬼”故意“找茬”:老师,金钏是谁?她为何“含羞赌气自尽”?她跟宝玉有什么关系?我一阵欣喜:有问题就有“戏”了,面对其他人同样疑惑的眼光,我灵机一动,又写下了第二个问题:有人说《红楼梦》有一种非常“经济”的写法,就是经常借一个事件,把很多人卷进来,再“逼迫”每个人出来一一表态,从而让其相互烘托与对比来凸现人物性格。那宝玉这次挨打事件,都把哪些人卷了进来?问题一出,同学们果然来了精神,课堂上探究的气氛开始形成了。教材拟定的学习重点“小说的情节和人物性格”等,不攻自破。语文教学过程的动态性决定了教学本身是充满着“变量”的,教学过程中的种种“突变”是无法“设计”的,而这样的“突变”又往往是课堂教学的“亮点”所在。正如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叶澜教授所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信息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 教师不能过分重视预设性目标而忽视生成性目标,过分重视既定任务的完成而忽视对学生的适时引导,只有力图唤起学生的思考意识,才能使其积极参与而成为课堂的主人。
4、质疑探究、争议处设亮点
我们在教学中往往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有些问题并非都是教师预先设定的,有的是师生互动中,教师及时把握、整合学生的观点而临时生成的,这时,教师能否依据文本的中心,适时引导尤为重要。例如在学习《阿q正传》时,当问到学生对阿q的“精神胜利法”有何评价和体会时,却会出现这样的场面:一方持欣赏的态度,一方对此却嗤之以鼻。对此,如果任由学生争论得“不亦乐乎”,那只会让讨论变成“打嘴仗”的肤浅的“热闹”,教师就要取得教学的主动权,主动亮出这样的问题:鲁迅创作《阿q正传》的意图和初衷是什么?如果今天给“精神胜利法”作新的诠释,它将会有什么内涵?问题解决的过程也是反复回扣文本、品味语言、领悟内涵、感受情感的过程,“问题”的“亮出”具有导学、促思的作用,也不断驱动着课堂教学的展开。又例如学习李白的《将进酒》,在学生领略“酒仙”的豪放与不羁的同时,我抛出了这样的一道题:嗜酒反映着李白的失意人生,联系李白的人生经历,分析他为何会与“酒”结下不解之缘?同学们个个跃跃欲试,各抒己见:有仕途失意说,有内心平衡说,有自我麻痹说,一时谁也说服不了谁,在质疑探究、争议不一时,教师不能避重就轻或匆匆带过,也不能任其发展而不作引导。亮点探究的最终指向应是对学生人生观的正确引导:我们该如何正确看待李白的嗜酒如命的放浪行为?
三、挖掘拓展点(即“教得如何”的效果巩固)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并积极创设探究的学习环境——挖掘课文的拓展点。拓展教学是巩固学生知识、帮助理解教学内容、活跃学生思维的高效手段,恰到好处的课堂拓展与延伸,就如一支乐曲回味无穷的尾音,常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课堂上的亮点。但不能纯粹为拓展而拓展,紧扣文本还是第一要义。
语文课堂是灵性的课堂,因为它承载了几千年的文化熏陶。因此,如何延展教学文本,把文本放置于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将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因为在我们的脚下,有一条滋养了这个民族几千年的文化长河: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夸父在烈日下奔走,精卫鸟在蓝天里歌唱;嶙嶙魏晋风骨,巍巍盛唐气象;苏东坡月下把酒,声声向苍天发问;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夜夜梦里点灯……语文教师就应该和学生一起漫步这历史和文化的长河,和学生一起沿着历史长河古道逆流而上,拾一块女娲补天的彩石,借一弯汉宫的冷月,摘一支渭城朝雨中的柳枝,带领学生走上精神和文化之旅,将语文课堂放置在古老的文化长河中,即使是枯燥的文本,也会变得灵动起来。这样,教师教起来可以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学生学起来可以举一反三,集思广益。而且广度成就高度,学生在文化之旅和文学殿堂中可以自由的翱翔,释放心理能量,激发心灵畅游,变得“腹有诗书气自华”。
例如在讲授爱国主义主题的作品时,可以将其置于儒家思想的光环下,从理想主义、集体意识、济世救民等精神品格中抽取出“忧国忧民”这一精髓。从屈原的“虽九死其犹未悔”到杜甫的“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再到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等中发掘其历史渊源。这样,一部爱国主义文化史就源源不断地流淌在课堂上。
又如在讲授戏剧单元时,结合本地和当代学生实际,大力拓展文本,弘扬传统文化。针对当前学生普遍对戏剧知识的低认识、低兴趣的实际,认真设计活动课。一方面举办传统戏剧知识讲座,让学生大致了解祖国传统戏剧常识及其艺术魅力,同时精选一批经典的京剧、黄梅戏、川剧等让学生欣赏,激发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结合课堂教学,开展“我编”“我演”“我评”的综合性教学,让学生自己编剧,自己表演、自任评委,如通过要求学生将老舍的《茶馆》某段改为四川方言版,并当堂表演,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四川方言那极具表现力的文化魅力。同时,还要求学生编演了《守财奴》《药》《套中人》等剧目,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以致用,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充分发挥其想像力和创造力,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广泛的拓展文本,以文化充实课堂,我们的课堂便不会再沉闷,不会再枯燥,而是精彩纷呈,活色生香,特色彰显。
总之。新课程背景下课堂的高效教学既是一种理念, 又是一种策略, 充满挑战, 呼唤智慧。如何实施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设计自己个性化的教学, 创造独特的教学风格, 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努力追求的!
目前,很多高中生学习语文经常认为语文没什么好学的,语文作业就是遇到古文背一背,现代文中没有任何东西值得学习。这是很大的一个误区,很多时候也是由于老师的教学方向引导错误.
高中语文学生的语文作业相对于初中和小学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天一个地的差别.而学生在这样的突然减负的情况下,往往不知所措.老师也会在学习古文后说把课文背诵下来.而背诵课文只是最基础的工作.如果不把课文理解了背诵,那背诵起来相当困难,同时考试的时候顶多能拿下默写题的分数.而考试的时候还有实词虚词的理解,这就有赖于学生平时背诵古文一定要理解,并学会把知识点转移才可以.
高中语文考试还有很多基础知识的考察,而这些很多都是在现代文中学习的,因此对于学生而言,真正的语文作业还应该包括积累字词这一工作.
同时考试更多的是进行阅读理解和写作的考核.学生如果不走出现代文没什么可学的这一误区,上课的时候不用心听讲,不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那么他的理解能力,总结概括能力就不会得到锻炼,考试的时候也会出现失分过多的情况.
写作更是占据了70分这样的分植,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学生课后的语文作业,应更多的体现在写作练习上.多读书,多做读书笔记,多背诵优美片段.学习记录自己的真实生活,写下自己的真情实感等.这是长期的过程,学生只有持之以恒才能取得一定的成绩.
当前我国高中语文教学改革步伐逐渐加快,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都提出较大挑战,同时也对高中语文教师的综合能力提出一定要求,这是教师实施反思性教学的根源所在。当前,一些全新的教学观念及教学方法运用到课堂中,教师与学生受益匪浅,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必须深刻进行教学反思,以此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最终提出解决方案,改变以往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将教学创新与教学改革和实践相结合,增强教学实效性。有关反思性教学的实施,可具体采取如下方法:
一、教学目标的反思
任何教学活动的开展,都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学目标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引导,如果确定的教学目标不合理,将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都产生影响,造成教学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影响教学效率。因此,合理的确定教学目标,是反思性教学优先要解决的问题。有关教学目标的反思,主要从以下三大方面着手:首先,知识目标。也就是经过课堂教学后,要求学生掌握哪些知识点,落实知识学习目标,如语法知识、古诗词的掌握等;其次,能力目标。新课改目标的落实,要求学生除了掌握基本的学习知识以外,还应注重综合能力的提升,能够运用新方法、新技巧掌握语文知识,增强综合素质,如文言文鉴赏能力、与人沟通和协作能力、阅读理解能力等;再有,情感目标。通过课堂学习,学生的情感应该有所共鸣,得以领悟。例如,学生在反复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将课文所讲内容联系个人生活实际、学习实际等,品味文章的中心思想与情感,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二、教学结构的反思
教师针对每一节课,都设计了一定的结构。优秀的课堂结构,每一环的联系较为紧密,学生不会感到枯燥,而是紧跟教师的步伐,学习效率较高。语文课堂与英语课、数学课相比,其多元化特征更加明显,语文知识可拓展到课外,教师无需完全按照教材内容开展教学;但是从高中语文课堂结构来看,教师也要进行一定的反思,例如,很多学生对语文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认为课堂的学习方法单一,不能激发兴趣。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优化课堂结构,选择更多受到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在满足基本教学需求的前提下,迎合学生的兴趣点,让学生轻松学、认真学、主动学。因此,科学、合理的课堂结构设计,将对落实教学目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教学内容的反思
教学内容的选择,是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的关键所在。有关教学内容的反思,也是反思性教学的重要一环,可从两方面分析:一方面,课内知识的反思,包括课堂要传授的知识点,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是否有遗漏等;另一方面,课外知识的反思,包括向学生推荐更多课外读物,引导学生课下如何自学等。另外,考试成绩能够较为直观地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那么教师就要认真分析学生的试卷,以此对自己的教学内容进行反思,如考试中出现的知识点,容易混淆的内容等,是否在课堂教学中讲解清楚;教学思路是否正确;是否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答题方法等。实际上,反思活动的进行,就是从一个全新角度去分析、审视课堂传授的内容,在反思过程中不仅教师获得成长,学生也有所进步,真正做到查漏补缺,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四、教学方法的反思
教学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积极创新教学方法,运用现代化教学工具,可极大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对提高语文学习成绩大有益处。反思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不难发现一些教师往往采用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如课前准备一些问题,课堂以教师问、学生答的方法进行,整节课的氛围压抑,学生自主思考与学习的空间受到限制。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必须改变教学方法,综合思考素质教育与新课改的要求,注重调动课堂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通过合作学习法、导向学习法、情境学习法等多种方法,鼓励学生课前准备资料、课中积极思考、课后主动复习,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另外,教师还应把更多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反思学习的内容,是否存在疑问等,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并通过自学、讨论等形式获得答案。总之,反思性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的运用,更利于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反思性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改革中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当前落实新课改目标,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的重要方法,语文教师也要加强对反思性教学的重视,在教学实践中积极运用这一方法,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与学生学习成绩。
伴随着新课程的实施,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又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也就是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面对这一趋势,我推出了“六步”教学法,即:情境导入-----出示目标------引导自学------合作探究------反思拓展-----当堂检测,我在我的语文课堂上,哪怕是基础薄弱的班级,也进行了尝试,也许是我的教学能力有限,也许是我的思考不够深刻,也许是我的反思缺乏科学的理论依据,实践中有收获更有困惑。
一、让学生用多长时间获得?
《雨巷》是一首现代诗,因为这是一篇诗歌欣赏,对朗读的要求比较高,特别是如何才能让学生在“读”中落实“悟”,这是我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之一。在课前,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精心准备了课件和音乐,在课堂上,我和孩子们一起去理解课文中优美的词句,带着自己的体会去读相关的句子,一次不行来两次,一个不行第二个接着示范,全班同学都投入了,都能用自己的朗读抒发情感。这个环节是其他环节的基础,是教学重点,需要25分钟。接着用5分钟让他们去写一两句诗,当他们的情绪掀到高潮的时候,配着优美动听的曲子缓缓地、缓缓地全班配乐朗诵。美文欣赏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为了把欣赏课的教学效果继续延续下去,我特意留了5分钟让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让学生的感情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也对文中的好词好句进行了积累,为写作奠基。在那节课中,学生的“获得”时间恰到好处,剩余10分钟“作业”也能当堂完成。既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又提高了课堂的效果。
二、学生课堂获得的内容深浅度如何把握?
还记得在上《装在套子里的人》的时候,自己感觉课文的内容比较浅显易懂,坚持“先学后教,当堂检测”的原则,课前重点要求学生找出主人公别里科夫的心理活动的句子,体会他的心理变化,深层感悟“别出什么乱子”一语,由文本字面的理解上升为文化层面、精神层面的理解。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学生卡在了心理活动的理解与感悟上(,结果在这一个环节花了大量的时间带着学生去找文中心理活动描写的语句,再引导学生体会,但还是有很多学生不能理解,没有消化。反思这个环节,由于没有正确看待学生现有的学习能力,对学情估价过高,“合作探究”环节没有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最后为了完成教学内容我对他们进行了强硬的灌输,尽管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感悟能力,但是教育专家曾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传授,而在鼓舞和唤醒”,学生的主动“获得”没有落到实处。
三、每个学生都达到教学目标只是教学“理想”?
在每一节课的教学中,我都努力去尝试让学生都不同程度达到(部分学生只是接近)教学目标,也尝试过很多办法,但感觉还是收获甚微,总有那么一部分学生课堂上的简单知识就不能掌握,所以困惑至今,有望和各位同仁探讨。文言文教学对于我这个班级来说是很困难的,于是我降低难度,改变教学策略,以“读准字音、正确把握节奏、力争读出语气”为底线目标,以积累重点文言文实词和背诵名句为主要目标,以文章内容的理解为提升目标,只点到为止。如《陈情表》是要求背诵的名篇,课文很长,基础差的学生基本上望书兴叹,我于是分三层要求:能力强的全文背诵,中间层背诵重点段落,学困生要求朗读全文再背诵名句。在“课堂检测”环节,我就他们重点抽查,长期坚持我想还是能够取得不错的效果,但并不能保证每一节课让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教目标,只能是尽可能地接近教学目标,这也是我多年来在一线教学中的困惑。
当然,我也会在在今后的教学中,认真落实和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方法和模式,认真编写导学案,课前下足准备功夫,备课不是单纯地写教案,而必须备教材、备学生,不仅要花功夫钻研教材、理解教材,仔细琢磨教学的重难点,更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合理设计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在“知识与能力”目标方面,我将结合中国文学史讲授《诗经》的产生、内容、艺术手法等知识,努力提高自学《诗经》其他篇章的能力。
在“过程与方法”目标方面,立足于《氓》与《采薇》的内容和艺术手法,立足于品味具体的诗句,引导学生去感受体验人物形象与人物情感,并结合文学史作适当大拓展,达到“点、面”认识的目的。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方面,重在从古代婚姻制度及妇女特殊的社会地位上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女主人公的爱情悲剧,把同情的情感上升到对女性的尊重上来。适时联系现代社会的婚姻现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婚姻家庭观念,做一个有道德有修养有责任的好男人。
另外,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我在教学时,采用“话外音”,即把现代流行音乐中关于爱情主题的歌词作摘要引用,以浅解深,通俗易懂,又能激发学生的课堂兴趣。例如,讲解“将子无怒,秋以为期”时,我就引用流行歌词——“爱你没商量”。同时,为了配合这种教学方法的落实,我把课文内容的解读设计为五个“乐章”,即“婚姻的第一乐章:我的美丽的追忆”;“婚姻的第二乐章:我的伤心的反思”;“婚姻的第三乐章:我的难平的怨恨”;“婚姻的第四乐章:我的痛苦的呐喊”;“婚姻的第五乐章:我的毅然的决绝”。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反思(一)
最近一段时间,我发现体育委员李圆上语文课时总是趴在课桌上,显得很懒散,多次提醒他要注意,可效果却不是特别明显,但他也不是班上的学困生。留心观察之后我发现:还有好多的学生听讲时的状态也不是很好,回答问题很被动。批阅学生的周记,我读到这样一段文字:"老师,您不要生气,我总觉得进入高二以来,语文课上得沉闷了些,总想睡觉。虽说语文课上您也让我们畅所欲言,可您不觉得那些课文离我们太遥远了吗?与其让我们对那些遥远的事件发表意见,倒不如把时间放在一些更有价值的事情上,希望老师考虑。"说实话,读了这段话,想到出现的这些情况。我有些悲哀,也有些埋怨,但我也在思考:我们的语文课是不是远离了学生的生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了没有?为什么有些学生,读书时间越久,语文学习的热情越低,而表现出种种消极心理?然而,这些问题却往往被我们有意无意地忽略了。
我在讲解古典诗歌的艺术创作手法时,《诗经》里"赋"与"兴"手法的运用往往成为学生理解的难点。朱熹关于"赋""比""兴"的定义虽然准确简洁,但老师如果照本宣科,学生会感到既难以理解,又枯燥无味。怎样才能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生动?我在讲"赋"和"兴"时引入了同学们喜欢和熟悉的流行歌曲。讲"赋"时,在解释了"赋"的含义实际上就是直接进行叙述或描写后,我引了《小芳》的歌词:"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美丽又善良,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辫子粗又长……"指明这种从多方面进行描写的方法实际上就是古代所说的"赋"。讲"兴"时,我引了《纤夫的爱》的歌词:"天不刮风天不下雨天上有太阳,妹不开口妹不说话妹心怎么想",讲清了"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辞"的含义。这种以俗解雅的方法,在教学中显得轻松风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这节课中,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接受知识的效果也较好。
这个案例说明:教师一定要具备课堂开发的意识与能力,善于把握和调控课堂气氛,增加课本知识容量和密度,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诱人的情境。从而让语文教学走向生活,走向实践,走向智慧。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爱好和兴趣以及生活经验在学习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教学实践中,虽然我不善于创设诱人的情境,但我感到应该朝这方面努力。因为这样做,可以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激活课堂气氛。我想,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真的能化"压力"为"魅力",让"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学生学习语文的消极心理就可逐渐消除,而走向积极。只有具备了这种意识与能力,以往那些被我们忽视的生活场景与生活体验,才会被拿来当作语文教学的材料,从而为语文教学开辟出一片新天地。
同时,我认为语文学习既是一种学生个性化的活动,也是一种学生创造性的活动。因此,教师要善于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需求,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离开了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效果当然不会很理想。作为教师不仅要珍惜学生的感悟、体验,更要保护他们的智慧火花。这样更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能。认真备课,把握重、难点,完成教学任务固然很重要,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把语文教"活"、让学生"活"好,让学生学得聪明一点、灵气一点,让学生课堂所获得的各项语文能力、语文知识,在综合实践中整合起来,并加以积淀,成为一种综合素养。这才是语文学习的灵魂。如果教师死守教案,那么最好的教案也会成为束缚教学的桎梏。活生生的学生也会变成课本的奴隶。课堂灵活地放开一些,反而更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能活跃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以上是我近来思考的问题,或许在正确理解新课标之后这些问题会迎刃而解。不可否认,这也正是解决问题的源泉所在,源活则水清,只有深刻地吃透新课标精神,才能解决好语文教学中教师教无成就、学生学无兴趣的问题。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反思(二)
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遵循“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先进的教学理念,探索学生全面发展之路。高中的语文需要在如何提高学生素质方面给予更多的思考,拟定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并有效地落实到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因而,我们所要追寻的应该是也只能是在保证学生对语文有足够重视,并有一定语文基础与写作基础的前提下,怎样有的放矢地传授对提高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大有卑益的教学内容和写作训练方法。以此为基点,高中语文教学迫切需要在教师、教材和学生这最基本的教学三环节中进行认真检验的基础上,确定有别于其他学科的不同的教学原则,从而有力地促进高中语文的素质教育。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在新课标下进行语文教学设计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学设计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深化课堂教学。当前的中学语文教学,我们不难发现仍然存在着许多旧的观念,无法摆脱旧的思想、习惯势力、旧的传统的影响,注重45分钟课堂知识的讲授传播,而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开发。语文科的本质属性,就是语言的学习和应用,而语文课是多种因素的综合,读写、听、说、修辞、逻辑等等,每节课就不可能面面俱到的讲授,只有集中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符合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样才能让学生获得实效。高中语文教育指向“人的发展”。因此就要求我们,高中语文教学必须联系生活实际,注重语文实践,能力训练,要以语文知识为基础,做到切实有效,课内课外有机结合。但我认为,无论课内课外,都必须围绕一个核心、两个基本点,也就是围绕“能力训练”这个核心而展开,两个基本点就是课内与课外。课内注重于练习,课外致力于阅读,课内课外相互结合,不拘泥于教材内容,而延伸到课外阅读教材,并穿插一些课外读物,这样课堂教学气氛就比较活跃,对深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起到很好的作用。
二、教学设计必须体现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变被动为主动。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注重了语语知识的传授,始终让学生在课堂上都是被动的接受,而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提高高中学生的语文素质,就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挖掘学生的潜力,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课堂上有自主的学习与思考的时间与空间,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比如每节课在课堂上我都让一两个学生上台发言演讲,然后再请一两个学生上台针对同学演讲发言,发表评价。()还有在自读课文的教学中,尽量以问题形式让学生充分讨论,共同解决。这样就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有主体参与的感觉,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充满着活跃的气氛,个个踊跃讨论,积极发言。但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让学生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阅读分析的方法要领,改变旧的学习状态,不是被动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而是主动地掌握和运用知识。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学生只要掌握了科学的有效的学习方法,才能融会贯通,终身受益。
三、教学设计要少一些空泛的表演,多一些扎实的训练
课堂教学中,有时根据教材的特点针对某个环节进行相关的表演,这无疑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课堂教学,把主要的时间让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思想。但如果不顾文本内容,就是单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把表演当成课堂时尚的道具,那么这种做法就很值得商榷了。在设计课堂表演这个环节中,老师应该先思考这样一些问题:首先想一想让学生表演的目的是什么,不能为了表演而表演。我个人认为能不表演就不表演,因为表演毕竟一种辅助手段,而且年级越高越要摒弃。如果学生能透过语言文字在头脑里表演岂不是更好?然后要想你如何让学生表演。例如在讲《阿Q正传》时,你想通过表演让学生体会阿Q语言的特点、神态的变化,那么学生的表演能达到这个目的吗?你的学生是专业演员吗?怎样调控才能不会成为一场闹剧?如果学生一想起阿Q的形象就是课堂上滑稽的表演,是不是影响了学生对这个人物形象准确的把握。所以教师课前要认真去准备,不仅是台词、动作,更主要是学生纪律的约束。我认为应该把表演简单化,情景化,语文化,最好是和语文基本技能的训练结合起来。课堂表演不是万能的钥匙,过多的课堂表演必然使课堂流于浮华,它更不能代替必要的语文训练。与其课堂上让学生脱离文本浮于表面地演一演,空泛地说一说,走马观花地看一看,到不如为学生多创设一些听、说、读、写的机会,多给学生提供口头表达和书面练笔的机会。没有扎扎实实地“双基”训练,怎么能切实地提高语文能力呢?只有少一些空泛的表演,多一些扎实的训练才能使语文学习摆脱表面的浮华热闹,回归本源。
四、教学设计要少一些合作讨论,多一些朗读品味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最重要的变革,于是小组合作、讨论就成了目前语文课堂上最常见的一种教学方式。它也许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理念,但有的老师为了追求更“贴近”新课程标准,为了给课堂贴上一个“新课程”的标签,时不时地就来个小组讨论,动不动就来个合作探究。不是追求讨论的效果,而是追求讨论的形式,做了许多无用功。合作、讨论并不是不可以使用,但老师应该注意的是需要讨论什么内容,怎么去讨论,如何展示和评价讨论合作的效果。()由于老师在讨论之前缺少必要的引导铺垫,缺少对文本必要的朗读品味,在学生对文章的.内容缺乏深刻理解的情况下就随意地展开讨论,那么讨论的过程和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在这种情况下合作、讨论就演变成了下面的几种情况:1、小组中有一个成员在权威地发言,其他成员洗耳恭听,汇报时当然也是小权威的“高见”。 2、小组成员默不作声,自己想自己的。3、小组成员热热闹闹地在发言,但没围绕主题,时而挤眉弄眼,时而哄堂大笑,你可以想见他们是不是在讨论老师布置的问题,至少不是严肃认真的。表面讨论时气氛热烈异常,却没解决实际问题。我认为合作讨论应该在对文本充分解读,学生自己有独立思考后的前提下来进行,这样的交流讨论才用有一定的效果。语文课堂少不了品读,感悟,玩味,思考,涵泳。语文课“心动”比“形动”更为重要,有时“沉静”比“活跃‘更有效。见问题就讨论,动不动就合作的语文课堂只能是华而不实的泡沫语文课。
传统的语文课,教师把课文条分缕析,弄得支离破碎,把语文课上成了纯粹的工具训练课,语文课堂上没有思想的碰撞、心灵的触动、情感的陶冶、审美的熏陶,一节语文课讲下来,锻炼了老师,耽误了学生。这些弊端是必须要革除的,但矫枉不能过正,我们不仅要从形式上,更要从思想上走进新课程。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反思(三)
从教十一年了,对自己所从事的语文教学,还确实没有比较系统得地做过反思。借着这个机会,我将这些年的语文教学的点滴,做一个梳理。我相信,这将对我在接下来的教学工作起到促进和引导作用。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试题的人文特征越来越突出,对学生的感悟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教师的教学方法相应地做出改变。我发现在我的课堂教学行为中,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忽略了学生自己的感悟动手能力
“语文”姓“语”,“语”就是语言,学好语言,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品味和感悟。对课文中的精妙的语言,如果教师分析过多,势必限制了学生的思考空间,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去品味、去感悟。
忽略了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形成和提高。
语文是基础性的科目,是工具性学科,学好语文会促进其他学科的学习,但语文学科的重要性远非如此。学习语文,就是在学习表达能力,其中包括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长时间地在字、词、句中转悠,我们学生的表达能力会有怎样的提高呢?
经过反思,我认为只有语文的基础夯实了,才有能力进行更高层次的追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果孩子连走路都不会,就要让他学习跑步,这是不符合孩子成长规律的。语文教学亦然。所以,针对班级中后等学生较多基础较薄弱以及班级语文课上人文性过剩而工具性稍嫌不足的特点,我将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有意识地加强语文的工具性部分的设计,经常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对学生而言,最大的快慰莫过于解答试题时能展现出一种从容、敏捷、高效的能力,而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相比,应试倾向最不明显,并不是讲什么考什么,试题内容和教学内容的直接联系表现得最不明显,很大程度上体现着对本学科整体素质的考查。题海战术不适合语文学科,靠大量做题难以培养出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中学语文不在深,而在广。学生的知识面和阅读范围决定了语文综合素质的高低,而现在高中生学习紧张,课下学习的时间主要用于数理化、英语上,根本没有时间去读一些文学作品,甚至可以说学生根本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更不会静下心来去品味欣赏文学作品,而现在社会读书风气也不乐观,学生接触的东西都很低俗,所以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的缺少也是导致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差的原因之一。鉴于此种情况,对于语文的学习,我认为关键要靠课堂教学,而语文课堂教学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的观念和教学设计上。
当然,语文教学的精华全在课堂上。一节课仅有45分钟,如何调控和把握这个时间,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能够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学以致用,这就需要老师作为引导者应该懂得调控艺术,做到收放自如,开阖有度,寻找具有科学性又具有艺术性的教学行为,不断学习新课程理论,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使教学行为上升到理论高度。教师要把课堂45分钟用足用好,争取最佳的教学效果,这是老师的本分,老师要对学生负责。
总之,教学问题多多,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自身的教学艺术水平,针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都需要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认识,及时总结反思,再到实践中去完善提高。
最近一段时间,我发现体育委员李圆上语文课时总是趴在课桌上,显得很懒散,多次提醒他要注意,可效果却不是特别明显,但他也不是班上的学困生。留心观察之后我发现:还有好多的学生听讲时的状态也不是很好,回答问题很被动。批阅学生的周记,我读到这样一段文字:"老师,您不要生气,我总觉得进入高二以来,语文课上得沉闷了些,总想睡觉。虽说语文课上您也让我们畅所欲言,可您不觉得那些课文离我们太遥远了吗?与其让我们对那些遥远的事件发表意见,倒不如把时间放在一些更有价值的事情上,希望老师考虑。"说实话,读了这段话,想到出现的这些情况。我有些悲哀,也有些埋怨,但我也在思考:我们的语文课是不是远离了学生的生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了没有?为什么有些学生,读书时间越久,语文学习的热情越低,而表现出种种消极心理?然而,这些问题却往往被我们有意无意地忽略了。
我在讲解古典诗歌的艺术创作手法时,《诗经》里"赋"与"兴"手法的运用往往成为学生理解的难点。朱熹关于"赋""比""兴"的定义虽然准确简洁,但老师如果照本宣科,学生会感到既难以理解,又枯燥无味。怎样才能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生动?我在讲"赋"和"兴"时引入了同学们喜欢和熟悉的流行歌曲。讲"赋"时,在解释了"赋"的含义实际上就是直接进行叙述或描写后,我引了《小芳》的歌词:"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美丽又善良,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辫子粗又长……"指明这种从多方面进行描写的方法实际上就是古代所说的"赋"。讲"兴"时,我引了《纤夫的爱》的歌词:"天不刮风天不下雨天上有太阳,妹不开口妹不说话妹心怎么想",讲清了"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辞"的含义。这种以俗解雅的方法,在教学中显得轻松风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这节课中,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接受知识的效果也较好。
这个案例说明:教师一定要具备课堂开发的意识与能力,善于把握和调控课堂气氛,增加课本知识容量和密度,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诱人的情境。从而让语文教学走向生活,走向实践,走向智慧。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爱好和兴趣以及生活经验在学习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教学实践中,虽然我不善于创设诱人的情境,但我感到应该朝这方面努力。因为这样做,可以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激活课堂气氛。我想,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真的能化"压力"为"魅力",让"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学生学习语文的消极心理就可逐渐消除,而走向积极。只有具备了这种意识与能力,以往那些被我们忽视的生活场景与生活体验,才会被拿来当作语文教学的材料,从而为语文教学开辟出一片新天地。
同时,我认为语文学习既是一种学生个性化的活动,也是一种学生创造性的活动。因此,教师要善于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需求,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离开了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效果当然不会很理想。作为教师不仅要珍惜学生的感悟、体验,更要保护他们的智慧火花。这样更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能。认真备课,把握重、难点,完成教学任务固然很重要,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把语文教"活"、让学生"活"好,让学生学得聪明一点、灵气一点,让学生课堂所获得的各项语文能力、语文知识,在综合实践中整合起来,并加以积淀,成为一种综合素养。这才是语文学习的灵魂。如果教师死守教案,那么最好的教案也会成为束缚教学的桎梏。活生生的学生也会变成课本的奴隶。课堂灵活地放开一些,反而更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能活跃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以上是我近来思考的问题,或许在正确理解新课标之后这些问题会迎刃而解。不可否认,这也正是解决问题的源泉所在,源活则水清,只有深刻地吃透新课标精神,才能解决好语文教学中教师教无成就、学生学无兴趣的问题。
作文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写作文可以培养我们的综合能力和逻辑能力,写作文要多花心思,多训练才会写好。写好一篇作文具备哪些东西?以下是由小编为你整理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随笔》,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教学目的
1、了解思维的一般规律和构思的一般规律。(重点)
2、认识宋词对唐诗的发展。(难点)
3、与《沁园春?雪》相比,看作者思想的成熟与发展。
二、教学方法
讨论为主。
三、教学过程
(一)题解
"沁园春",词牌名。
"长沙",是本词的标题。
(二)范读
一定要带着感情去读,在读中感受其情感与韵味。
(三)讨论
1、词上阕的陈述对象是什么?
"橘子洲"。
2、词人对这个陈述对象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
3、通过哪些局部描绘来表现?
大背景:"独立寒秋"。
小背景:"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主景:"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4、总体感受是什么?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5、上阕以形象思维为主,那么形象思维的一般规律是什么?
形象思维的一般规律:整体印象;细节描绘;总体感受。
起:"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承:"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转:"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合:"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6、下阕以抽象思维为是,那么抽象思维的一般规律又是什么?
抽象思维的一般规律:话题;阐述;结论。
7、下阕前两句在全词中的作用是什么?
从形式上讲是一个转折,从记叙转为议论,议论的话题是"峥嵘岁月"。
8、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阐述这个话题的?
承"百侣"而来,展示老一辈革命家年青的风采:"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酉。"
转而称颂老一辈革命家的革命热情以及胆识与魄力:"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9、这个话题的结论是什么?你是怎么理解的?
"曾记否,到中流激水,浪遏飞舟?"
表现了老一辈革命家扭转乾坤,拯救民族于水火的美好愿望。
10、以上,就上阕或下阕的内容分析,我们基本上是遵循唐诗的构思格律来分析的。那么,全词的整体构思是否与这一规律相合?
从全词看。如果说,上阕"独立寒秋......百舸争流"是"起",接下来的"鹰击长空......谁主沉浮?"是"承",那么"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酉。"就是"转",而"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激水,浪遏飞舟?"则是"合"。
11、你认为宋词对于唐诗的发展表现在哪个方面?
宋词继承了唐诗谨严的构思格律,但走出了唐诗句法上太过整齐划一的死板。使诗歌的发展,走向整齐美与错综美的融合,从而适于表现更为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四)总结全文
1、和《沁园春?雪》一样,词的上阕以描述为主,陈述的对象是"橘子洲":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寒秋",渲染了一种红艳艳的感动、横扫一切的气势和百折不挠的执着。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的"湘江",激扬着一种兴奋激动、坚毅自信的情怀,以及必胜的信念和无尽的活力。
可以想象,诗人此时心潮澎湃,正要信心百倍地去迎接人生的挑战、社会的挑战,因此发出了"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追问,抒发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壮志情怀。
从思路上讲,"起""承""转""合",天衣无缝;从境界上讲,"立""看"的振奋与"怅""问"的求索,互为映衬、相反相成。"独立寒秋"的坚毅深沉与"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郑重庄严又遥相呼应、相辅相成。
2、下阕以议论为主,话题是"峥嵘岁月":
"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陈述的对象应该是"峥嵘岁月",不寻常、不平凡的岁月,可这四个短语告诉读者的只有一个血气方刚、才华横溢的概念,且角度、层次不明,有堆砌之嫌。不象"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那样,不只形式整齐对仗工稳,且内容涵概全面典型,肯定否定客观公正,准确评价了"引无数英雄竟折腰"的历史事实,互文的修辞手法更平添了一重错落美。
真正陈述"峥嵘岁月"的,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而且此时的作者也缺乏应有的豪气。"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并未大胆抒发胸怀天下的抱负。单一个"曾记否"就远不能和"具往矣"的那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气概相比,有种束手束脚(有话不好说,有情不能抒)的感觉。
当然,此时的毛泽东,还和普通百姓没有质的区别,作为一个政治风云人物的气魄还在酝酿之中。而十年后的《沁园春?雪》就不只是文学创作上的成熟,历经千难万险的磨砺,走出了两万五千里的围追堵截,完成了他作为一个思想家、政治家、革命家的自我塑造,在文学创作上的表现自然就不同凡响。无论是"具往矣"的豪气,还是"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的智者、仁者的风范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五)课外思考题(任选一题,写成五六百字的短文)
1、"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请谈谈这句诗的内容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联系与区别。
2、"粪土当年万户侯。"请谈谈这句诗的内容和"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联系与区别。
案例
(一)一位教师讲授《后赤壁赋》,为了把文章讲得透彻,从字音字义、虚词实词讲到语句翻译、篇章结构,再到两篇《赤壁赋》的比较阅读、苏轼前后期思想的对照,最后告诉学生全文的感情线索:乐叹空。整整一堂课,老师讲得口干舌燥,主宰了绝大部分时间;课堂内容充实得让人应接不暇,学生则被灌得云里雾里。此番情景好比一名尽职的导游在给游客滔滔不绝地讲解风景名胜的来历和典故,至于游客能否参透其间的文化内涵,就与导游无关了,哪怕其中有添油加醋之嫌,谁也不会较真(比如本课中苏轼在文末表露出的思想可以这么简单地理解成佛家的空吗)。
【点评】语文课这么上是要累死人的,因为任何一篇课文,只要我们愿意讲下去,就总是讲不完,而让学生读懂一篇叙事写景抒怀、情理趣俱佳的美文根本无需老师越俎代庖。多年的教学实践已经证明:课堂不是老师为了展示自己博学而大开讲界的地方,老师灌得越多,学生被榨得越彻底。
(二)上课,今天我们来学习《一滴眼泪换一滴水》这位老师把我带进了雨果《巴黎圣母院》的选文教学。整节课老师一直试图让学生沉浸在思考当中,所以不断地发问:课前同学们预习文章了吗?我们来看看全文哪一句最感人?同学们思考好了吗?哪一段话写得最好?同学们思考得差不多了吗?为什么这段话好呢?换一个词语行不行呢?这个问题很难吗?老师打机关枪似的抛出一个个问题,有的问题甚至还没有给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便开始另外一个,或者自问自答,赶场子一样。再看问题本身,解读这样一篇外国经典名著,教师根本就没有抓住重点和核心,只是按照传统的教汉语现代文和文言文的方法,便显得过于牵强和生硬。
【点评】为了问题而设置问题是源于教师的功利心,想把一节课上得有深度决不等于问题满天飞;教师自己尚且没有掌握外国经典文学著作的解读途径,就试图强加给学生许多问题,这才是最大的问题。
(三)前不久,受邀听了一节观摩课《史记淮阴侯列传》。上课伊始,老师先用多媒体播放了一段关于韩信的视频短片,紧接着让学生对照PPT投影(老师已经把全文下载到课件中)诵读相关段落,然后是虚实词、语句翻译、事件梳理、人物形象概括,最后是借古人评古人,展示了大段的语言摘录,并留下两分钟让学生抢答投影的古文练习。一节课下来,学生几乎没有看过书本,除了看老师就是看PPT,铃声响起,不少学生或揉搓眼睛,或擦拭眼镜。课后我了解到,这所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中就有教师必须在每一节课上使用多媒体这一规定。
【点评】学校的规定让人费解,语文教学什么时候同多媒体攀上亲戚了?尽管如此,这也不应该成为教师滥用的借口,试问:当语文课成为一场场视觉盛宴时,我们是该庆幸还是悲哀?另外,多媒体对学生视力的伤害又该让谁来买单?
思考
第一,语文的本质是什么?语文是以言语为载体的思想、文化和精神的结合体,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学科的博大精深决定了课程的开放性和丰富的人文内涵。也就是说,语文应该是提升学生素养的一门重要课程,而素养的提升又必须以课堂教学为立足点,并要求教师尽可能做到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当代教育史上,我国语文教学走过了曲折坎坷的历程: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语文重在思想,政治宣介的意味很重,凡事必与意识形态挂钩;八九十年代,语文教学重在知识,受工具论思想主导,语文一度走向了语言教学的死胡同。按理说,21世纪的语文应该令人走出过往的偏执,去更加关注教育的对象人,但令人痛心疾首的是,这样一群群生龙活虎的孩子仍然不是老师心目中真正意义上的大写的人,学习主体的说法也仅仅是口号罢了。语文教学本该伴有强烈的意向运动,渗透着强烈的生命意识,然而在现实的语文课堂上,这样的有着大爱情怀的教师实在是凤毛麟角。《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xx-xx年)》指出: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语文教学如何落实这一理念和要求,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确实是重大而深刻的课题。
第二,回望上述语文教学的三个案例,我们不难发现,这就是典型的三满课堂,即满堂灌、满堂问、满堂看。抽取其中的关键就是:学生眼里只有老师,老师眼里只有自己。很多时候,语文老师的课是上给听课老师看的,学生被绑架来完成规定的动作以配合老师。课堂节奏太快,师生们总是一路狂奔,根本来不及欣赏沿途的风景。当一节课被演绎成了教师大秀个人才华的舞台时,学生便成了附属物,语文就会因此变得面目可憎。实际上,老师越是试图把学生牢牢抓在手心,什么都不敢放,就越是在戕害学生的身心健康。托马斯阿奎纳就说过:教学是教师试图借以尽快摆脱学生的一个过程。这句话实在精辟,据此,可以引申出: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质应当是教会学生尽可能地摆脱教师的牵引,学会自主地学。教师不再去为如何教而苦恼时,便是教学成功之时,便是教师职业的最高境界。用我国语文教育的一代宗师叶圣陶先生的话说:教是为了达到不教。反观当下,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而语文课堂也以纷繁复杂的姿态呈现在我们眼前,诸如创新课、表演课、绘画课、煽情课等等不一而足,语文课成了追求热闹的代名词,或者说是其他学科知识的拼盘,浮躁与虚无充斥着我们的课堂。看来,远离一切的伪课堂,让语文回归语文,已是刻不容缓。
策略
一、大力提升一线教师的语文修养
大家都知道文以载道,但往往忽视了以人言道,这个人就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一线教师,这里说的传道绝不是仅仅完成规定的教学流程。我以为能够传道者首先要立道。为什么心里没有学生?因为不懂语文之道,因为缺少语文教师特有的书卷气。《中国教育报》曾对全国不同地区中小学教师进行过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在教师阅读的书籍中高居榜首的是教学参考类书籍,远远超出教育教学理论、文史哲、社会科技类书籍。对照现实,我发现身边就有许多语文教师甚至一年也不能读完一本有价值的书籍。缺乏文学视野和鉴赏眼光已成为当下语文教师身上的顽疾。记得每届的高三教学,都有语文老师(多为年轻教师)问我一些诸如四大名著等国内外经典书籍中的经典情节,我不是不乐于告诉他们,而是为我们的语文现状感到些许悲凉。可以设想,如果连课堂教学的主导者都不学无术将是多么可怕的事。表面上看是在整日地忙于教,辛苦异常,实质上是为工作中的蝇头微利所驱动。教育是来不得半点急功近利的,尤其是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有着太多的个性、不确定性和灵动性,作为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则必须努力学习,具备一定的哲学素养、较为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睿智机敏、博学仁爱的人格魅力,并能将其思想、精神、灵魂以及人生感悟、知识架构、文学理念等等浑然天成地融入每一节的课堂教学中,进而影响到孩子的性格、态度、情感和价值观。陶行知先生说过:为了创造教育的有效实施,教师必须认真学习,才能有教师之乐而无教师之苦。对语文教师而言,唯有在学习中培养真性情,在学习中培育大修养,方为一分心境,更是一种德行。
二、一定要把语文课上出语文味
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课越来越技术化和程式化。浮华之后,有人质疑:这样的语文课还姓语吗?还有语文味吗?那么,到底什么是语文味?程少堂先生在《语文味:中国语文教育美学的逻辑起点》一文中有独到的见解:所谓语文味,是语文教育过程中,以共生互学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让人体验的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可见,语文味应该是一种生命活力,一种平淡和自然美,应该有着特有的情趣、意趣、理趣,表现在课堂教学中,则应该体现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的生态和谐,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学科特色和谐。苏州中学特级教师黄厚江先生在阐述自己的语文教学观时就指出:语文课应遵循三语特征:以语文为核心,以语文素养训练为主线,以语文素养的提高为目的。这就是说,有些课尽管秀得是很好,但它不是一堂语文课,至于课堂上常运用的各类绘画、表演、课件等也只能作为辅助手段,绝对不能替代对文本的解读、品析、想象和感悟,为此,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任何违背语文学科的、脱离教学过程的教学行为。语文教育学家李维鼎教授也特别提到了当前教学中存在五个太快现象:诵读不足,分析介入太快;咀嚼不足,结论得出太快;讨论不足,分歧消解太快;欣赏不足,理性说明太快;整合不足,阅读结束太快。(《语文言意论》)这句话实在是振聋发聩。其实,我们的语文教学原本就应该是慢的艺术,潜移默化是需要用生命来浸染的,快的途径和手段往往是非语文的。
三、积极转变语文课堂评价观念
其一,正如叶澜教授所言: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那么课堂教学评价也应该自始至终渗透生命意识,一节好的语文课必然是师生生命价值的完美体现。语文课不同于任何其他学科,她是有生命特质的,她的每一次过程都应该是一次无比美妙的生命旅行和生命实践。语文课要站在学生立场进行教学,这是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实在太难的事,学生在课堂上的缺位或失学状态是如此普遍,简直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所以,我们务必从根本上转变以往的课堂评价观念,即只要本节课尊重了学科规律,关注了师生的生命质量与和谐发展,有效地促进了课堂的交往认识与动态生成,这就是一节优质课;而以追求内容充实、时间紧凑、形式花哨、功利私心为目的的课堂都必须严肃而审慎地看待。其二,因势利导,对公开课资源的价值运用实现最优化,因材施教,不偏信,不惟权威是从。现在的各级各类公开课往往是热闹多了,冷静不足;活动多了,审美不足;拓展多了,品读不足。虽说有其示范性,一旦运用不当,就很容易带来广泛而长久的负面影响。比如说当下鉴别语文课优良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是课堂的气氛活跃与否,眼花缭乱、轰轰烈烈,总比静思默想来得热闹和生动,这就是受当前不良的公开课评价机制的误导而产生的错误认识。具体到每个语文教师,则要研究学情,实事求是,可以借鉴的就大胆化用,最大可能地服务于学生,以期做到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再联系到很多语文教育教学专家的点评,同样的课型,A说:课堂上学生的活动形式多了,教师的示范、指导少了;表扬多了,建设性的意见少了。B说:本节课老师给予了学生很大的鼓励,充分调动了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激发了潜能,非常好。此时此刻,一线老师就会很迷惑,我们怎么办?其实潜心静气地想想,专家的评点都很有道理,但照抄照搬未必管用,关键是我们能否做到以生命的情怀来对待语文,把学生当做优质之材,让课堂充满语文的味道,上出有本校、本班特色的适合身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语文课。
语文课要远离技术,远离速度,远离浮躁,语文的大智慧应该孕育在平淡之中,生成与和谐才是我们所追求的自然之境。阿尔卑斯山的山谷入口处,竖立着一个标语牌,上面写着:慢慢走,欣赏啊!美丽而有生命质感的语文如果可以比作阿尔卑斯山山脉的话,广大教师何不放缓脚步,引领着我们的孩子在风景如画的语文谷中慢慢地欣赏呢?
一、教学目标
1、体会文章由叙事到说理的自然过渡。
2、分析评价本文的哲理。
3、揣摩欣赏文章精彩的语言片断。
二、教学重点
1.分析评价本文的哲理。
2.揣摩欣赏文章精彩的语言片断。
三、教学过程
(一)第一步:初读——感知哲理
诵读文章,初步明白作者意图揭示的哲理是什么,体会由抒情到说理的自然过渡。
(二)第二步:再读——理解哲理形成的基础
穿插诵读文章几次写到黄鹂的片断。
学生讨论,发言,点评这几次描写。
(三)第三步:三读——评价拓展哲理
教师学生朗读末几段,学生再次体会哲理,并思考——你怎样评价这一哲理,由这一哲理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发表见解,可顺向,可逆向——但必须在理解作者的前提下,发表有理有据的见解。
(四)第四步:四读——揣摩精彩语段
教师选取精彩的文段或者让学生自己选取精彩的文段诵读,揣摩语言。教师不要下结论,要让学生自己分析评价,教师做适当的总结即可。
一、教学目的
体会诗歌创造的朦胧迷离,低回动人的意境。
二、教学设想
把握中心意象,深入体会诗歌情感。
三、教学步骤
(一)导入
今年夏天有一个很明显的天气特征,是什么?
生答:“多雨!”
一到阴雨的天气,天是湿漉漉的,地是湿漉漉的,让我们的心情不由得也有几分湿漉漉的。雨总是带给我们一些莫名的忧郁、无可名状的哀伤,但这种微妙的情绪又很难准确把握,用语言传神地表达,“雨巷诗人”戴望舒非常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下面,就让我们共同走进《雨巷》。
(二)作者简介
“雨巷诗人”的大名我们早已听过,有谁知道作者的基本情况?
根据学生回答总结:戴望舒生于杭州,望舒是他给自己起的笔名,出自屈原的《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望舒是神话传说中替月亮驾车的天神,纯洁而温柔,多情又潇洒。
戴望舒出生于3月5日,照西方星象学的说法,属于双鱼座。双鱼座的人浪漫柔情,以爱情为生命的养分,意志薄弱,喜好幻想,逃避现实,优柔寡断。戴望舒就是典型的双鱼座性格。
(三)诗歌赏析
1、有这样温柔多情的笔名,又有这样浪漫柔和的性情,戴望舒笔下流淌出来的诗句也必然是细腻多情的,下面就让我们共同欣赏这首《雨巷》。
2、欣赏完了这首诗,我们不约而同地感受到了《雨巷》的魅力,那麽,你们觉得这首诗美在何处?
有好几个男生脱口而出”丁香一样的姑娘美!”(生笑)
这个姑娘美在何处?她长什麽模样,穿什麽衣服?(生安静)
无从知道,那何以见得这姑娘的美?
3、从文本中,我们只知道她是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板书:丁香)丁香是什麽样的呢,有同学见过吗(展示丁香图片)?
丁香,又名紫丁香。春季开花,花紫色,密集成圆锥花序。有淡雅细沉的香气。因为它的高洁与冷艳,文人墨客把它作为哀婉、愁怨、惆怅的象征反复吟咏,古来已久。唐代诗人李商隐有诗曰:“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唐中主李璟词曰:“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可见,丁香在古典文学当中是个“愁品”,是柔弱和哀愁的象征物。那麽,丁香一样的姑娘会是个什麽样子的姑娘呢?
生1:应该是一个纤弱的、优雅的、楚楚动人的、惹人爱怜的小家碧玉。
生2:应该是忧郁的,你只要多看一眼就忍不住被吸引的姑娘。
同学的描述很形象生动,这样一个动人的姑娘,我们忍不住都想看一看她那俏丽的脸庞,看一看她到底长什麽模样呢?
我们看不到,就连诗中的我也看不到。因为,姑娘打着一把油纸伞。我想请同学们注意这把油纸伞。(板书:油纸伞)大家最早听说油纸伞是在哪个故事里?
生齐答:《白蛇传》。
油纸伞出现在白娘子初遇许仙的旖旎传说里,出现在丹青绘就的江南烟雨中,出现在少女玲珑的舞蹈中,也出现在歌曲动听的旋律中,不知不觉当中,油纸伞已经定格为美的背景、美的点缀。现在,这把油纸伞出现在丁香姑娘的肩头,我们单只看到伞,已经觉得它很美,那麽它点缀的姑娘呢?
生:肯定更美!
油纸伞的出现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雨——春雨。大家熟悉的朱自清先生的《春》中是怎样描绘春雨的?
生:象牛毛、象花针、象细丝,细细的、密密的。
宋人秦观又在词中这样描绘春雨:“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春雨也是一个惹人闲愁几许的经典意象。(板书:春雨)而《雨巷》则把文人对雨的喜爱推向了极至:象一幅微微泛黄的旧水墨画,自在飞花、无边丝雨之中,一个长发披肩的女子,从雨巷中袅袅走来,携着一缕丁香花的幽香,载着一怀嫣然极致的心事,有叹息,但不哀伤,有顾盼,但不凄然。
4、至此,丁香姑娘已经成为抒情主人公和我们读者共同的期盼和向往,那麽,我们是不是可以说,这个美好的令人向往的姑娘就是诗人爱情向往的象征?
生回答,师归纳总结:既是又不是。丁香姑娘可能是诗人渴望而终未能得的爱情,可能是青年时未酬的壮志,可能是年少时青涩的一个愿望,也可能只是对曾经偶遇的少女倩影的空自怀恋,所以,丁香姑娘是一切转瞬即逝的美好事物的象征,美好回忆的寄托。
诗人只是通过她来表达这种对于美好事物的飘忽短暂、转瞬即逝的痛惜和追忆,念念不忘却又无从把握,只剩下淅沥春雨中的深深追忆,只剩下物是人非之后的无可奈何。尽管全诗没有一句直白的情语,但情语却已洇染在委婉的景语之中了。同学们总结一下,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生回答,师归纳总结:对丁香姑娘的期盼,对眼前现状的迷茫和对往昔之美的深深追忆。
(四)延伸拓展
其实,对美的追忆和留恋是人类共同的情结,古今中外,概莫如此。同学们能否联系一下自己的阅读和欣赏的经验,谈谈自己的理解?
学生踊跃发言:
生1:李商隐的《锦瑟》中有“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教师点拨)这段感情早已经逝去了,只剩下当事人面对着多少年后的物是人非来深深的怀恋,然而无论心里有多少痛惜,曾有的深情却也无可挽回了。当初怎麽就不知道珍惜呢?
生2:王菲的歌曲《沧海蝴蝶》中有一句歌词特别动人,“给我一刹那,对你宠爱;给我一辈子,送你离开。”(教师点拨)两个人的交会只有一刹那,于是两个人的相互温暖也只在一刹那。短暂的宠爱过后,用漫长漫长的一生来回味这一刹那,珍藏这一刹那,于是,刹那即永恒。
(五)布置作业
1、熟读成诵,在反复诵读中深入体会作者的感情。
2、联系自己的情感体验,写一篇随笔,写下自己对某件往事、某人某物的回忆。
从教十一年了,对自己所从事的语文教学,还确实没有比较系统得地做过反思。借着这个机会,我将这些年的语文教学的点滴,做一个梳理。我相信,这将对我在接下来的教学工作起到促进和引导作用。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试题的人文特征越来越突出,对学生的感悟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教师的教学方法相应地做出改变。我发现在我的课堂教学行为中,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忽略了学生自己的感悟动手能力
“语文”姓“语”,“语”就是语言,学好语言,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品味和感悟。对课文中的精妙的语言,如果教师分析过多,势必限制了学生的思考空间,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去品味、去感悟。
忽略了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形成和提高。
语文是基础性的科目,是工具性学科,学好语文会促进其他学科的学习,但语文学科的重要性远非如此。学习语文,就是在学习表达能力,其中包括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长时间地在字、词、句中转悠,我们学生的表达能力会有怎样的提高呢?
经过反思,我认为只有语文的基础夯实了,才有能力进行更高层次的追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果孩子连走路都不会,就要让他学习跑步,这是不符合孩子成长规律的。语文教学亦然。所以,针对班级中后等学生较多基础较薄弱以及班级语文课上人文性过剩而工具性稍嫌不足的特点,我将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有意识地加强语文的工具性部分的设计,经常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对学生而言,最大的快慰莫过于解答试题时能展现出一种从容、敏捷、高效的能力,而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相比,应试倾向最不明显,并不是讲什么考什么,试题内容和教学内容的直接联系表现得最不明显,很大程度上体现着对本学科整体素质的考查。题海战术不适合语文学科,靠大量做题难以培养出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中学语文不在深,而在广。学生的知识面和阅读范围决定了语文综合素质的高低,而现在高中生学习紧张,课下学习的时间主要用于数理化、英语上,根本没有时间去读一些文学作品,甚至可以说学生根本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更不会静下心来去品味欣赏文学作品,而现在社会读书风气也不乐观,学生接触的东西都很低俗,所以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的缺少也是导致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差的原因之一。鉴于此种情况,对于语文的学习,我认为关键要靠课堂教学,而语文课堂教学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的观念和教学设计上。
当然,语文教学的精华全在课堂上。一节课仅有45分钟,如何调控和把握这个时间,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能够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学以致用,这就需要老师作为引导者应该懂得调控艺术,做到收放自如,开阖有度,寻找具有科学性又具有艺术性的教学行为,不断学习新课程理论,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使教学行为上升到理论高度。教师要把课堂45分钟用足用好,争取最佳的教学效果,这是老师的本分,老师要对学生负责。
总之,教学问题多多,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自身的教学艺术水平,针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都需要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认识,及时总结反思,再到实践中去完善提高。
新学期伊始,在津南区“深化课程改革构建高效课堂”的指导思想下,我校大刀阔斧的进行了课堂教育改革实践活动,推行“三六”教学模式,努力构建以“学案”为载体的富有特色的高效课堂。
对于这一新的教学模式,起初我并非完全接纳,可以用这样一句话说明在这一过程中自己心态的变化:在迟疑中不断尝试,在尝试中发现变化,在变化中反思提高。
作为高二年级的语文老师,起初对“学案”总有几分顾虑。学案该怎样写?复习课的学案该怎样写?在紧张的复习中学案能否发挥应有的作用?诸多疑惑存于心中。听过几堂课后,我也开始了自己的教学尝试。从教学目标的确立到教学过程的设计,从教学方法的斟酌到反馈练习的筛选,在设计学案、实施学案的过程中我发现了自己和学生都有了新的变化。
变先讲后练为先学后讲,让学生体验从确实如此到原来如此的心理转变。课堂上师生、生生之间对话交流多了,分组讨论发表各自观点,展示知识发生、发展的思维过程的机会多了,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分享学习的过程,在主动学习中提高了课堂效益。
在这一过程中我心里对学案也有了自己的认识。
学案是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之间的中介,借助学案改进现行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改进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模式,引导学生正确地确立学习目标和和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并能最终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学案的落实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体现学案的作用、发挥学案本身的价值则是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研究的核心。
当然,对于语文教学我主张教学模式因文而定,因课而变,因时而改。
例如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目的就是让每一个学生都主动学习、善于学习。
“学案”的实施对老师和学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里,教师不再是知识仓库、权威和真理裁判官,而是学生学习的服务员、协助者和合作伙伴,并且应有很强的智慧驾驭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开放、民主、宽容、合作、平等的教学心态。同时学生也应该主动积极,乐于探索;潜心研读,独立思考;质疑问难,互动合作;善于发现,注重总结。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文章叙述、议论、抒情与描写有机融合的表现手法。
(2) 了解中国人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的不懈努力。
(3) 学会找关键词关键句子和段落抓有效信息。
2、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心。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文章叙述、议论、抒情与描写有机融合的表现手法。
2、学会找关键词关键句子和段落抓有效信息。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自主学习法、问题探究法、提问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图片提问,神州六号的情况(学生自己介绍)。
(二)字词闯关(给加横线的字词注音)。
(三)自读课文,分析课文
1、结构分析:
导语:(1~3)中国发射载人飞船成功。
主体:(4~26)飞天航程。
结语:(27~30)迎来了飞天梦圆的时刻。
2、怎样理解标题的含义?
可以认为是实指“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的过程。中国的航天梦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终于取得了成功,也喻指这一航程。
3、自读课文,整体感知,作者表达的是怎样的情感?
自豪、赞美。
4、本文导语部分有什么特色?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是描述,也是评论。既有对飞船升空的情景精细描绘,又有对这壮举的评论。生动感人,有情感。
5、中国实现飞天梦的历程中,有哪几个关键性的事件?
(1)1958年,毛泽东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指示。
(2)1960年中国第一枚火箭成功发射。
(3)1970年中国成功地将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天空。
(4)1992年,中共中央作出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
(5)长征系列火箭发射久经考验。
(6)“神舟”系列飞船的成功发射。
6、中国人飞天航程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7、“要真正依靠自己的力量把航天员送入天空,还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主要有哪些困难?
(1)首先要有可靠性高,大推力的运载火箭。
(2)安全返回技术。
(3)研究出具有良好的生命保障系统为太空中的航天员提供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
(四)理文章线索
文章用倒叙手法写出了“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然后按照是时间的顺序回顾了中国飞向太空的历程,最后落笔到“神舟”五号的研制、发射上,首尾照应,重点突出。
(五)写作特点
1、以倒叙为主要叙事结构。以时间为顺序,脉络清晰,首尾呼应,这是本文写法上最显著的特点。
2、语言凝练,具体生动。
(六)作业布置
编写中国航天大事纪(世界航天大事纪做参考)。
推荐更多专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在平时学习工作中写作文是一件非常常见的事情,写作文是我们表达思想、整理自己思路的一个过程。要写好一篇优秀的作文需要注意很多的方面。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你提供高中语文课堂教学随笔,欢迎阅读,希望你能阅读并收藏!
在我们的课堂上,有时学生似乎很有学习的积极性,师生之间提问、回答频率很高,同座之间也有讨论,结果却是“问之不切,则其所听之不专,听之不专,则其所取之不同。”其实,这只是形式上的互动,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作用不大。当今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倍受人们关注,语文已成为众矢之的。作为身在语文教学一线的教师应冷静思考语文教学的高效性。所谓“高效”可以从两个维度上来界定,一是效能与效率,着眼效能,提高效率;二是效果与效益,注重效果,追求效益。“高效”是效能、效率、效果和效益的综合体现。
新课程提出了一个重要理念:鼓励学生对文本的自主理解、自我解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这无疑为传统的语文教学注入了一股求新、求活的清泉,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然而,在新课标的实施过程中,有的教师却主动放弃了自身的主导地位,把课堂完全交给了学生,似乎“读书找难点——合作解疑惑”的“讨论课”方彰显其对课程改革的真正践行。似乎一堂好的语文课就以教师讲的“少”和学生讨论的时间“长”和“热烈程度”作为评价的主要标准。难道这就是新课改的主要精神吗?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可见,新课程所倡导的师生合作方式,不是让教师退而做课堂的旁观者,而更应以学习上的激励者、教学上的对话者角色进行课堂点拨和调控。在动态生成的课堂中,教师不能忘记自己是“师生平等对话的首席”,而必须确保对文本衍义的主线明晰,决不能让语文课堂衍变成自由沙龙,否则教学目标与教学意义也就从根本上被消解了。
因此,从这一意义上说: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需要语文教师在解决“教什么”、“怎么教”和“教得如何”的问题上反复斟酌、精心设计。
一、教什么
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都是死抓教材和教参不放,对教材毕恭毕敬,对教参唯唯诺诺,以致语文课堂教学普遍存在内容过“全”的现象,40分钟的一节课,从课文的正音正字开始,涉及段落划分、内容分析、中心提炼、写作特色归纳等等,面面俱到,俨然一桌“满汉全席”,教师的“苦口婆心”越发引起学生的反感和抵触情绪。其实,教师对文本教参应作出适当的“裁剪”,取舍之间、增删与否,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作出相宜的安排,切忌盲目照搬学科专家的方案、或优秀的教案,而忽视特定的教学情境和活生生的“人”。因此,组织语文课堂教学,总得有个“抓手”,找准“基点”才行。抓住什么,找准什么才能突出教学过程的高效性,一篇课文可以学习、把握、挖掘的要素有很多,但总要找准一个明确的目标。勿庸置疑,许多教师备课很认真,在上课时也严格遵循教参上的教学目标去实施自己的教学设想,领着学生一项一项地去完成每一项目标,结果是目标有了,过程有了,学生却丢了。我觉得:为目标而目标,围绕的只是课本,面对具体的人而设定目标,才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无论是哪一堂课,都应有属于自己的教学目标,它应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根据课堂的知识反馈去设立和修正。
在学习《琵琶行》时,小序中“铮铮然有京都声”中的“京都”二字,对解读白居易的人生际遇、人生感慨,同琵琶女的天涯沦落之恨,互为慰藉之情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由此放射出去的问题“点”更直接与主旨关联:“京都长安对白居易来说意味着什么?有着京都之声的琵琶乐曲对白居易来说为何如此动人心扉?”“何以最终引至‘江州司马青衫湿’”?因此,一节课的基点,就是我们开展课堂教学的一个着力点,也是激活学生思维的触发点。教学目标的拟定,应该是细化的,可具操作的,有实效性的。
二、怎么教
“亮点”的营造将带动整个课堂,对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导向,使课堂教学的境界升华。“亮点”可以是先行“预设”的,也可以是随机生成的。那么,“亮点”该何时带出,又该设置在什么环节?这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师的智慧和意识。
1、驾驭全局处设亮点
学生在阅读文本时,由于知识的限制与经验的不足,往往不知从何下手,这就需要教师结合自己对文本的深入研究,寻求学生兴趣与课堂深度的契合点,为学生提供一些思维的激发点,预设一个或多个“亮点”——即学生最感兴趣而又同文章重、难点有着紧密联系的问题。尽量使问题提得巧,问得新,产生“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的良好效果。在教学设计时,要善于抓住一个关键句、一个场景、一个细节等,由其贯穿全课,如教《祝福》可抓住“眼睛”二字,从而带出对“人物形象的变化、心理的变形、人生的遭遇”这三个层面的理解。教《林黛玉进贾府》可以从林黛玉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行踪为突破口,拎起全文。再如司马迁的《报任安书》确是一篇情辞慷慨的至情文字,文中表达其发愤著书观的一段文字就是一个重要的“亮点”,我尝试以此“亮点”贯穿听说读写训练的全过程:一是让学生熟读成诵,积累语言精华;二作思维迁移:有许多封建文人在屡遭贬官后创造了流传千古的文学名著,许多文人在官场站得很低时,在文场就站得很高,对于这种“贬官文化”现象,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写作短评,并将探究学习的结果整理成历史人物故事,在课前进行三分钟演讲;三是写作视角的延伸:让学生思考这些事例在作文中至少可论证哪些观点,凡此总总设疑,找准切入点,教师只要抓住课文的“亮点”,进行多角度发散思考研讨,点到即止地抛给学生一条条的“钥匙”,就能让学生在求知索道上轻松地开启了“知识的大门”,这种方法远远要比教师包揽一切的整堂翻译要生动得多。
2、导课时设亮点
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他们对形象的、生动的、具体的事物感兴趣,而对一些抽象的、概念的东西不愿接受。教学中如何顺应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呢?如何使学生的心理从上课依始就高效地定格于课堂?我认为导课时设亮点不失为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情趣的重要手段。例如在导入《陈情表》一课时,我注意以疑促思:李密作为亡国之臣,多次拒绝召见,除了因“孝顺祖母,暂不出仕”之外,还要对侍奉晋武帝的顾忌或是对前朝的忠心,那么这番“衷情、孝情、忠情”他该如何“表白”呢?开讲作为教学过程的一个环节,确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妙。正如特级语文教师于漪所说:“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由此可见能否精心设计教学的“突破口”——在导课时设亮点,是奠定课堂教学成功基础的关键。我们要在瞄准教材的重点、难点的情况下,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教学内容灵活设计、巧妙运用,也只有这样,才能“第一锤”就敲在学生的心灵上,迸发出迷人的智慧火花。
3、打破课堂困局时设亮点
例如在讲授《宝玉挨打》时,我本怀着一股教学的激情想与学生交流一下对《红楼梦》的阅读心得,没想到反应者寥寥,这是教者“预设”所未及的,我也正懊恼自己忽略了学生的基础和知识储备情况,如果按既定的教案“照本宣科”,势必“冷场”。我决定改变一下教法,在黑板上写下一个问题:作为老祖宗眼里的“命根子”,宝玉为什么会挨打呢?学生对此也只是懒洋洋地看着课本。更有甚者是有几个“捣蛋鬼”故意“找茬”:老师,金钏是谁?她为何“含羞赌气自尽”?她跟宝玉有什么关系?我一阵欣喜:有问题就有“戏”了,面对其他人同样疑惑的眼光,我灵机一动,又写下了第二个问题:有人说《红楼梦》有一种非常“经济”的写法,就是经常借一个事件,把很多人卷进来,再“逼迫”每个人出来一一表态,从而让其相互烘托与对比来凸现人物性格。那宝玉这次挨打事件,都把哪些人卷了进来?问题一出,同学们果然来了精神,课堂上探究的气氛开始形成了。教材拟定的学习重点“小说的情节和人物性格”等,不攻自破。语文教学过程的动态性决定了教学本身是充满着“变量”的,教学过程中的种种“突变”是无法“设计”的,而这样的“突变”又往往是课堂教学的“亮点”所在。正如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叶澜教授所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信息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 教师不能过分重视预设性目标而忽视生成性目标,过分重视既定任务的完成而忽视对学生的适时引导,只有力图唤起学生的思考意识,才能使其积极参与而成为课堂的主人。
4、质疑探究、争议处设亮点
我们在教学中往往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有些问题并非都是教师预先设定的,有的是师生互动中,教师及时把握、整合学生的观点而临时生成的,这时,教师能否依据文本的中心,适时引导尤为重要。例如在学习《阿q正传》时,当问到学生对阿q的“精神胜利法”有何评价和体会时,却会出现这样的场面:一方持欣赏的态度,一方对此却嗤之以鼻。对此,如果任由学生争论得“不亦乐乎”,那只会让讨论变成“打嘴仗”的肤浅的“热闹”,教师就要取得教学的主动权,主动亮出这样的问题:鲁迅创作《阿q正传》的意图和初衷是什么?如果今天给“精神胜利法”作新的诠释,它将会有什么内涵?问题解决的过程也是反复回扣文本、品味语言、领悟内涵、感受情感的过程,“问题”的“亮出”具有导学、促思的作用,也不断驱动着课堂教学的展开。又例如学习李白的《将进酒》,在学生领略“酒仙”的豪放与不羁的同时,我抛出了这样的一道题:嗜酒反映着李白的失意人生,联系李白的人生经历,分析他为何会与“酒”结下不解之缘?同学们个个跃跃欲试,各抒己见:有仕途失意说,有内心平衡说,有自我麻痹说,一时谁也说服不了谁,在质疑探究、争议不一时,教师不能避重就轻或匆匆带过,也不能任其发展而不作引导。亮点探究的最终指向应是对学生人生观的正确引导:我们该如何正确看待李白的嗜酒如命的放浪行为?
三、挖掘拓展点(即“教得如何”的效果巩固)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并积极创设探究的学习环境——挖掘课文的拓展点。拓展教学是巩固学生知识、帮助理解教学内容、活跃学生思维的高效手段,恰到好处的课堂拓展与延伸,就如一支乐曲回味无穷的尾音,常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课堂上的亮点。但不能纯粹为拓展而拓展,紧扣文本还是第一要义。
语文课堂是灵性的课堂,因为它承载了几千年的文化熏陶。因此,如何延展教学文本,把文本放置于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将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因为在我们的脚下,有一条滋养了这个民族几千年的文化长河: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夸父在烈日下奔走,精卫鸟在蓝天里歌唱;嶙嶙魏晋风骨,巍巍盛唐气象;苏东坡月下把酒,声声向苍天发问;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夜夜梦里点灯……语文教师就应该和学生一起漫步这历史和文化的长河,和学生一起沿着历史长河古道逆流而上,拾一块女娲补天的彩石,借一弯汉宫的冷月,摘一支渭城朝雨中的柳枝,带领学生走上精神和文化之旅,将语文课堂放置在古老的文化长河中,即使是枯燥的文本,也会变得灵动起来。这样,教师教起来可以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学生学起来可以举一反三,集思广益。而且广度成就高度,学生在文化之旅和文学殿堂中可以自由的翱翔,释放心理能量,激发心灵畅游,变得“腹有诗书气自华”。
例如在讲授爱国主义主题的作品时,可以将其置于儒家思想的光环下,从理想主义、集体意识、济世救民等精神品格中抽取出“忧国忧民”这一精髓。从屈原的“虽九死其犹未悔”到杜甫的“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再到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等中发掘其历史渊源。这样,一部爱国主义文化史就源源不断地流淌在课堂上。
又如在讲授戏剧单元时,结合本地和当代学生实际,大力拓展文本,弘扬传统文化。针对当前学生普遍对戏剧知识的低认识、低兴趣的实际,认真设计活动课。一方面举办传统戏剧知识讲座,让学生大致了解祖国传统戏剧常识及其艺术魅力,同时精选一批经典的京剧、黄梅戏、川剧等让学生欣赏,激发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结合课堂教学,开展“我编”“我演”“我评”的综合性教学,让学生自己编剧,自己表演、自任评委,如通过要求学生将老舍的《茶馆》某段改为四川方言版,并当堂表演,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四川方言那极具表现力的文化魅力。同时,还要求学生编演了《守财奴》《药》《套中人》等剧目,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以致用,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充分发挥其想像力和创造力,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广泛的拓展文本,以文化充实课堂,我们的课堂便不会再沉闷,不会再枯燥,而是精彩纷呈,活色生香,特色彰显。
总之。新课程背景下课堂的高效教学既是一种理念, 又是一种策略, 充满挑战, 呼唤智慧。如何实施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设计自己个性化的教学, 创造独特的教学风格, 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努力追求的!
新学期伊始,在津南区“深化课程改革构建高效课堂”的指导思想下,我校大刀阔斧的进行了课堂教育改革实践活动,推行“三六”教学模式,努力构建以“学案”为载体的富有特色的高效课堂。
对于这一新的教学模式,起初我并非完全接纳,可以用这样一句话说明在这一过程中自己心态的变化:在迟疑中不断尝试,在尝试中发现变化,在变化中反思提高。
作为高二年级的语文老师,起初对“学案”总有几分顾虑。学案该怎样写?复习课的学案该怎样写?在紧张的复习中学案能否发挥应有的作用?诸多疑惑存于心中。听过几堂课后,我也开始了自己的教学尝试。从教学目标的确立到教学过程的设计,从教学方法的斟酌到反馈练习的筛选,在设计学案、实施学案的过程中我发现了自己和学生都有了新的变化。
变先讲后练为先学后讲,让学生体验从确实如此到原来如此的心理转变。课堂上师生、生生之间对话交流多了,分组讨论发表各自观点,展示知识发生、发展的思维过程的机会多了,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分享学习的过程,在主动学习中提高了课堂效益。
在这一过程中我心里对学案也有了自己的认识。
学案是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之间的中介,借助学案改进现行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改进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模式,引导学生正确地确立学习目标和和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并能最终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学案的落实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体现学案的作用、发挥学案本身的价值则是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研究的核心。
当然,对于语文教学我主张教学模式因文而定,因课而变,因时而改。
例如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目的就是让每一个学生都主动学习、善于学习。
“学案”的实施对老师和学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里,教师不再是知识仓库、权威和真理裁判官,而是学生学习的服务员、协助者和合作伙伴,并且应有很强的智慧驾驭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开放、民主、宽容、合作、平等的教学心态。同时学生也应该主动积极,乐于探索;潜心研读,独立思考;质疑问难,互动合作;善于发现,注重总结。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文章叙述、议论、抒情与描写有机融合的表现手法。
(2) 了解中国人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的不懈努力。
(3) 学会找关键词关键句子和段落抓有效信息。
2、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心。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文章叙述、议论、抒情与描写有机融合的表现手法。
2、学会找关键词关键句子和段落抓有效信息。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自主学习法、问题探究法、提问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图片提问,神州六号的情况(学生自己介绍)。
(二)字词闯关(给加横线的字词注音)。
(三)自读课文,分析课文
1、结构分析:
导语:(1~3)中国发射载人飞船成功。
主体:(4~26)飞天航程。
结语:(27~30)迎来了飞天梦圆的时刻。
2、怎样理解标题的含义?
可以认为是实指“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的过程。中国的航天梦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终于取得了成功,也喻指这一航程。
3、自读课文,整体感知,作者表达的是怎样的情感?
自豪、赞美。
4、本文导语部分有什么特色?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是描述,也是评论。既有对飞船升空的情景精细描绘,又有对这壮举的评论。生动感人,有情感。
5、中国实现飞天梦的历程中,有哪几个关键性的事件?
(1)1958年,毛泽东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指示。
(2)1960年中国第一枚火箭成功发射。
(3)1970年中国成功地将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天空。
(4)1992年,中共中央作出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
(5)长征系列火箭发射久经考验。
(6)“神舟”系列飞船的成功发射。
6、中国人飞天航程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7、“要真正依靠自己的力量把航天员送入天空,还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主要有哪些困难?
(1)首先要有可靠性高,大推力的运载火箭。
(2)安全返回技术。
(3)研究出具有良好的生命保障系统为太空中的航天员提供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
(四)理文章线索
文章用倒叙手法写出了“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然后按照是时间的顺序回顾了中国飞向太空的历程,最后落笔到“神舟”五号的研制、发射上,首尾照应,重点突出。
(五)写作特点
1、以倒叙为主要叙事结构。以时间为顺序,脉络清晰,首尾呼应,这是本文写法上最显著的特点。
2、语言凝练,具体生动。
(六)作业布置
编写中国航天大事纪(世界航天大事纪做参考)。
1、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与文本直接进行对话。
在上现代文新课之前,我们会布置前置作业,如“读了本文你有什么疑问?有何感想?文章哪些内容打动了你?你从中联想到了什么?”学生只有认真地解读文本,才能回答这些问题,才能使课堂上的讨论不流于形式,避免课堂表面的热闹。这样可以充分尊重学生对文本的初次感受,不干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可以从多角度和多层面地解读文本。课堂有太多的生成,这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用心点评学生的发言,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课堂上学生的发言一般有三种情况:
第一,明显的知识点错误;
第二,观点正确;
第三,观点片面,不能全面地看待问题,只点到了问题的某一个方面。
这些都需要教师给予正确的评价。
第一种情况,是纠正学生明显知识性的错误。
第二种情况,不是片面地给学生戴高帽子,一味地说“好”“很好”等词,要说出学生发言好在哪里?好的本质。
对第三种情况,不能模棱两可,让其他学生找不到方向,雾里看花。而应该从尊重学生和知识的角度出发,对学生的发言给予中肯的评价,学生会因老师的点评,在识见上有所提升,产生新的认识,从而对文本有深入的思考。所以,在课堂上,老师用心倾听学生的发言并做出中肯的点评,也是生本教育的一个体现。
3、开发家长资源,拓展延伸语文课堂。
我们一直强调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任何一门科学都源自于生活,而我们现在的语文课堂也可以还原生活。生活处处有语文,而开发家长资源恰好可以拓展延伸语文课堂。学生平时与社会接触少,我们邀请家长来讲课,家长可以向学生介绍他们所从事的行业和工作,或讲述自己奋斗经历、人生感悟等等。学生可以通过家长的讲课了解社会,开阔视野,丰富知识结构。同时,家长上课,也是孩子与父母沟通的一种方式。孩子可以从别人的父母所讲授的内容中,联想到自己的父母在做什么,在想什么,在期待什么。这样可以促使孩子更爱他们的父母。教师和学生家长三者在活动中也增进了了解,关系变得更加融洽。无论是语文教学方面,还是德育方面,都大有裨益。
生本教育,最终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快乐学习,快乐成长。即郭教授提到的,生本教育就是建立一个为而不争的教育成长世界。希望在我的课堂上我能尽量为孩子们创造快乐的成长环境。
一、教学目标
1、体会文章由叙事到说理的自然过渡。
2、分析评价本文的哲理。
3、揣摩欣赏文章精彩的语言片断。
二、教学重点
1.分析评价本文的哲理。
2.揣摩欣赏文章精彩的语言片断。
三、教学过程
(一)第一步:初读——感知哲理
诵读文章,初步明白作者意图揭示的哲理是什么,体会由抒情到说理的自然过渡。
(二)第二步:再读——理解哲理形成的基础
穿插诵读文章几次写到黄鹂的片断。
学生讨论,发言,点评这几次描写。
(三)第三步:三读——评价拓展哲理
教师学生朗读末几段,学生再次体会哲理,并思考——你怎样评价这一哲理,由这一哲理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发表见解,可顺向,可逆向——但必须在理解作者的前提下,发表有理有据的见解。
(四)第四步:四读——揣摩精彩语段
教师选取精彩的文段或者让学生自己选取精彩的文段诵读,揣摩语言。教师不要下结论,要让学生自己分析评价,教师做适当的总结即可。
目前,很多高中生学习语文经常认为语文没什么好学的,语文作业就是遇到古文背一背,现代文中没有任何东西值得学习。这是很大的一个误区,很多时候也是由于老师的教学方向引导错误.
高中语文学生的语文作业相对于初中和小学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天一个地的差别.而学生在这样的突然减负的情况下,往往不知所措.老师也会在学习古文后说把课文背诵下来.而背诵课文只是最基础的工作.如果不把课文理解了背诵,那背诵起来相当困难,同时考试的时候顶多能拿下默写题的分数.而考试的时候还有实词虚词的理解,这就有赖于学生平时背诵古文一定要理解,并学会把知识点转移才可以.
高中语文考试还有很多基础知识的考察,而这些很多都是在现代文中学习的,因此对于学生而言,真正的语文作业还应该包括积累字词这一工作.
同时考试更多的是进行阅读理解和写作的考核.学生如果不走出现代文没什么可学的这一误区,上课的时候不用心听讲,不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那么他的理解能力,总结概括能力就不会得到锻炼,考试的时候也会出现失分过多的情况.
写作更是占据了70分这样的分植,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学生课后的语文作业,应更多的体现在写作练习上.多读书,多做读书笔记,多背诵优美片段.学习记录自己的真实生活,写下自己的真情实感等.这是长期的过程,学生只有持之以恒才能取得一定的成绩.
最近一段时间,我发现体育委员李圆上语文课时总是趴在课桌上,显得很懒散,多次提醒他要注意,可效果却不是特别明显,但他也不是班上的学困生。留心观察之后我发现:还有好多的学生听讲时的状态也不是很好,回答问题很被动。批阅学生的周记,我读到这样一段文字:"老师,您不要生气,我总觉得进入高二以来,语文课上得沉闷了些,总想睡觉。虽说语文课上您也让我们畅所欲言,可您不觉得那些课文离我们太遥远了吗?与其让我们对那些遥远的事件发表意见,倒不如把时间放在一些更有价值的事情上,希望老师考虑。"说实话,读了这段话,想到出现的这些情况。我有些悲哀,也有些埋怨,但我也在思考:我们的语文课是不是远离了学生的生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了没有?为什么有些学生,读书时间越久,语文学习的热情越低,而表现出种种消极心理?然而,这些问题却往往被我们有意无意地忽略了。
我在讲解古典诗歌的艺术创作手法时,《诗经》里"赋"与"兴"手法的运用往往成为学生理解的难点。朱熹关于"赋""比""兴"的定义虽然准确简洁,但老师如果照本宣科,学生会感到既难以理解,又枯燥无味。怎样才能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生动?我在讲"赋"和"兴"时引入了同学们喜欢和熟悉的流行歌曲。讲"赋"时,在解释了"赋"的含义实际上就是直接进行叙述或描写后,我引了《小芳》的歌词:"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美丽又善良,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辫子粗又长……"指明这种从多方面进行描写的方法实际上就是古代所说的"赋"。讲"兴"时,我引了《纤夫的爱》的歌词:"天不刮风天不下雨天上有太阳,妹不开口妹不说话妹心怎么想",讲清了"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辞"的含义。这种以俗解雅的方法,在教学中显得轻松风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这节课中,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接受知识的效果也较好。
这个案例说明:教师一定要具备课堂开发的意识与能力,善于把握和调控课堂气氛,增加课本知识容量和密度,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诱人的情境。从而让语文教学走向生活,走向实践,走向智慧。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爱好和兴趣以及生活经验在学习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教学实践中,虽然我不善于创设诱人的情境,但我感到应该朝这方面努力。因为这样做,可以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激活课堂气氛。我想,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真的能化"压力"为"魅力",让"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学生学习语文的消极心理就可逐渐消除,而走向积极。只有具备了这种意识与能力,以往那些被我们忽视的生活场景与生活体验,才会被拿来当作语文教学的材料,从而为语文教学开辟出一片新天地。
同时,我认为语文学习既是一种学生个性化的活动,也是一种学生创造性的活动。因此,教师要善于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需求,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离开了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效果当然不会很理想。作为教师不仅要珍惜学生的感悟、体验,更要保护他们的智慧火花。这样更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能。认真备课,把握重、难点,完成教学任务固然很重要,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把语文教"活"、让学生"活"好,让学生学得聪明一点、灵气一点,让学生课堂所获得的各项语文能力、语文知识,在综合实践中整合起来,并加以积淀,成为一种综合素养。这才是语文学习的灵魂。如果教师死守教案,那么最好的教案也会成为束缚教学的桎梏。活生生的学生也会变成课本的奴隶。课堂灵活地放开一些,反而更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能活跃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以上是我近来思考的问题,或许在正确理解新课标之后这些问题会迎刃而解。不可否认,这也正是解决问题的源泉所在,源活则水清,只有深刻地吃透新课标精神,才能解决好语文教学中教师教无成就、学生学无兴趣的问题。
一、教学目的
体会诗歌创造的朦胧迷离,低回动人的意境。
二、教学设想
把握中心意象,深入体会诗歌情感。
三、教学步骤
(一)导入
今年夏天有一个很明显的天气特征,是什么?
生答:“多雨!”
一到阴雨的天气,天是湿漉漉的,地是湿漉漉的,让我们的心情不由得也有几分湿漉漉的。雨总是带给我们一些莫名的忧郁、无可名状的哀伤,但这种微妙的情绪又很难准确把握,用语言传神地表达,“雨巷诗人”戴望舒非常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下面,就让我们共同走进《雨巷》。
(二)作者简介
“雨巷诗人”的大名我们早已听过,有谁知道作者的基本情况?
根据学生回答总结:戴望舒生于杭州,望舒是他给自己起的笔名,出自屈原的《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望舒是神话传说中替月亮驾车的天神,纯洁而温柔,多情又潇洒。
戴望舒出生于3月5日,照西方星象学的说法,属于双鱼座。双鱼座的人浪漫柔情,以爱情为生命的养分,意志薄弱,喜好幻想,逃避现实,优柔寡断。戴望舒就是典型的双鱼座性格。
(三)诗歌赏析
1、有这样温柔多情的笔名,又有这样浪漫柔和的性情,戴望舒笔下流淌出来的诗句也必然是细腻多情的,下面就让我们共同欣赏这首《雨巷》。
2、欣赏完了这首诗,我们不约而同地感受到了《雨巷》的魅力,那麽,你们觉得这首诗美在何处?
有好几个男生脱口而出”丁香一样的姑娘美!”(生笑)
这个姑娘美在何处?她长什麽模样,穿什麽衣服?(生安静)
无从知道,那何以见得这姑娘的美?
3、从文本中,我们只知道她是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板书:丁香)丁香是什麽样的呢,有同学见过吗(展示丁香图片)?
丁香,又名紫丁香。春季开花,花紫色,密集成圆锥花序。有淡雅细沉的香气。因为它的高洁与冷艳,文人墨客把它作为哀婉、愁怨、惆怅的象征反复吟咏,古来已久。唐代诗人李商隐有诗曰:“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唐中主李璟词曰:“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可见,丁香在古典文学当中是个“愁品”,是柔弱和哀愁的象征物。那麽,丁香一样的姑娘会是个什麽样子的姑娘呢?
生1:应该是一个纤弱的、优雅的、楚楚动人的、惹人爱怜的小家碧玉。
生2:应该是忧郁的,你只要多看一眼就忍不住被吸引的姑娘。
同学的描述很形象生动,这样一个动人的姑娘,我们忍不住都想看一看她那俏丽的脸庞,看一看她到底长什麽模样呢?
我们看不到,就连诗中的我也看不到。因为,姑娘打着一把油纸伞。我想请同学们注意这把油纸伞。(板书:油纸伞)大家最早听说油纸伞是在哪个故事里?
生齐答:《白蛇传》。
油纸伞出现在白娘子初遇许仙的旖旎传说里,出现在丹青绘就的江南烟雨中,出现在少女玲珑的舞蹈中,也出现在歌曲动听的旋律中,不知不觉当中,油纸伞已经定格为美的背景、美的点缀。现在,这把油纸伞出现在丁香姑娘的肩头,我们单只看到伞,已经觉得它很美,那麽它点缀的姑娘呢?
生:肯定更美!
油纸伞的出现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雨——春雨。大家熟悉的朱自清先生的《春》中是怎样描绘春雨的?
生:象牛毛、象花针、象细丝,细细的、密密的。
宋人秦观又在词中这样描绘春雨:“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春雨也是一个惹人闲愁几许的经典意象。(板书:春雨)而《雨巷》则把文人对雨的喜爱推向了极至:象一幅微微泛黄的旧水墨画,自在飞花、无边丝雨之中,一个长发披肩的女子,从雨巷中袅袅走来,携着一缕丁香花的幽香,载着一怀嫣然极致的心事,有叹息,但不哀伤,有顾盼,但不凄然。
4、至此,丁香姑娘已经成为抒情主人公和我们读者共同的期盼和向往,那麽,我们是不是可以说,这个美好的令人向往的姑娘就是诗人爱情向往的象征?
生回答,师归纳总结:既是又不是。丁香姑娘可能是诗人渴望而终未能得的爱情,可能是青年时未酬的壮志,可能是年少时青涩的一个愿望,也可能只是对曾经偶遇的少女倩影的空自怀恋,所以,丁香姑娘是一切转瞬即逝的美好事物的象征,美好回忆的寄托。
诗人只是通过她来表达这种对于美好事物的飘忽短暂、转瞬即逝的痛惜和追忆,念念不忘却又无从把握,只剩下淅沥春雨中的深深追忆,只剩下物是人非之后的无可奈何。尽管全诗没有一句直白的情语,但情语却已洇染在委婉的景语之中了。同学们总结一下,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生回答,师归纳总结:对丁香姑娘的期盼,对眼前现状的迷茫和对往昔之美的深深追忆。
(四)延伸拓展
其实,对美的追忆和留恋是人类共同的情结,古今中外,概莫如此。同学们能否联系一下自己的阅读和欣赏的经验,谈谈自己的理解?
学生踊跃发言:
生1:李商隐的《锦瑟》中有“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教师点拨)这段感情早已经逝去了,只剩下当事人面对着多少年后的物是人非来深深的怀恋,然而无论心里有多少痛惜,曾有的深情却也无可挽回了。当初怎麽就不知道珍惜呢?
生2:王菲的歌曲《沧海蝴蝶》中有一句歌词特别动人,“给我一刹那,对你宠爱;给我一辈子,送你离开。”(教师点拨)两个人的交会只有一刹那,于是两个人的相互温暖也只在一刹那。短暂的宠爱过后,用漫长漫长的一生来回味这一刹那,珍藏这一刹那,于是,刹那即永恒。
(五)布置作业
1、熟读成诵,在反复诵读中深入体会作者的感情。
2、联系自己的情感体验,写一篇随笔,写下自己对某件往事、某人某物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