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者观后感
0 2024-03-01
革命者观后感。
为了满足你的需求,小编特别对“革命者观后感”进行了编辑。想要写出一篇好的作品观后感,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可以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让我们感到愉悦。相信在观影后,我们都会有很多心得体会。将这些感受和想法写下来,是一种绝佳的记录方式。请仔细阅读以下重要信息:
《革命者》观后感
《革命者》是一部由张艺谋导演,刘德华、章子怡、黄晓明主演的电影。这部电影以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为背景,展现了一个爱国革命者的成长与奋斗的故事。影片通过精彩的剧情和出色的演员表演,让我深受触动。
故事发生在清末民初间,刘德华饰演的革命领袖周森,为了国家的解放和民族的独立,他投身于革命事业并带领群众进行抗日救亡的斗争。章子怡饰演的颜漪是一个具有强烈爱国情怀的女革命者,她对抗侵略者,坚定地走在了革命的道路上。黄晓明饰演的陆铮是一个青年学生,他在经历了一系列的考验和磨难之后,成为了革命队伍中的重要战士。
整个电影通过周森、颜漪和陆铮三个主人公的经历,描绘了一个燃烧的革命火焰的诞生和蓬勃发展的历程。在面对殖民统治和侵略者的时候,他们毫不退缩,义无反顾地投身于革命事业。电影中的每一个场景都展现了他们的坚定信念和对革命事业的无私奉献。他们面对着生活的种种压力和困难,但却丝毫不动摇,一直默默地为了实现国家的独立而努力。
影片的剧情紧凑而引人入胜,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紧张和悬疑感。导演张艺谋出色的镜头运用和剪辑手法,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地体验到了那个紧张的年代。同时,演员们的出色表演也让角色形象鲜活而立体。刘德华的演技一如既往地精湛,他将周森的坚强意志和聪明才智完美地展现出来。章子怡的表演也散发出一股革命者的勇敢和坚韧,给人以深深的印象。黄晓明作为新晋演员,通过出色的表现成功塑造了一个青年学生转变为革命战士的过程,令人欣喜不已。
影片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那个时期革命者们的艰辛和牺牲。在他们的带领下,中国人民的意识觉醒,国家的独立解放才得以实现。他们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爱国主义,他们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只为了民族的利益而奋斗。他们的坚定信念和无私奉献精神令人钦佩。
通过观看《革命者》,我不仅了解了革命历史,也对革命者们的精神面貌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他们是真正的英雄,他们用生命和热血书写了中国近代史上最辉煌的一页。影片不仅让我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残酷和艰难,更让我明白了爱国主义的伟大与重要。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发扬这种精神,为实现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独立做出自己的贡献。
《革命者》是一部感人至深的电影,它让我热血沸腾,激发了我内心深处的爱国情感。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我们都应该放下个人利益,坚定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正如电影中的革命者一样,我们应该始终怀揣着一颗燃烧的爱国之心,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断奋进。
《革命者》这部影片更是让那段屈辱的历史再次重现在我们眼前,讲述了以“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李大钊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先烈们怀抱救国救民的赤子之心启发民智,带领大家走上革命道路,看到了以李大钊为代表的无数革命先烈为了民族的自由独立,抛头颅、洒热血,将共产主义信念的火种撒向大地,把理想的火炬照彻中国,为了新中国的胜利,李大钊先生献出了年仅38岁的宝贵而伟大的生命。
今年是建党一百周年,我们为伟大的母亲――伟大的党庆祝她100周岁的生日,7万名党员代表齐聚天安门广场,共同为党庆生,场面为世界、为国人所震撼,一个政党能够屹立百年正焕发着蓬勃生机,正带领着全国人民走在国泰民安、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大家都“有何其有幸,生于华夏,见证百年,愿山河无恙,祖国繁荣昌盛”的感慨,假如李大钊先生能够见证这一切,是多么的欣慰和自豪!
我们生活在和平而幸福的年代,我们不愁吃穿,生活幸福,却在浪费光阴、不思进取、贪图安逸享受,与我们的革命先辈们相比,不感到羞愧吗?幸福生活来之多么的不易,为了今天的幸福生活,多少革命先烈守住了自己的信念,高唱着共产国际的歌,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是多么的可歌可泣,是多么的令人尊敬,我们应该铭记历史,不忘国耻,不断开创未来。
今天,我们所有的人都应该谢李大钊先生,谢谢无数革命先烈们。今天的中国已经站起来了,强起来了,你们期许的未来已来,你们期许的中国已经繁荣富强!
时间不知不觉的流逝着,一百年前的今天,中国共产党成立了,一百年后的今天,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的一百周年;一百年前的今天,中国饱受欺凌;一百年后的今天,中国已经屹立于世界之巅,一百年的变化,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引领和奋斗,离不开革命先烈的浴血奋斗,离不开革命建设者的无私奉献,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百年前的中国,温饱问题都得不到解决,现在的中国已实现小康;百年前的中国经济衰败,如今的中国可以在疫情期间实现经济正增长,如今的中国令人瞩目。这百年间的进步,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带领和奋斗。
今天,我们可以大声地告慰李大钊先生,您为之奋斗的党带领着英勇的中国人民,现在的国家经济腾飞,科技强国,日新月异,人民富足,安居乐业,全国人民都过上了幸福生活。如“嫦娥一号”成功发射、“神州七号”载人飞船成功飞天、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动车和谐号列车……这一切的一切,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有了我们的共产党,正是在她的正确领导下,中华民族才一步步地实现着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富强。
昏暗的灯光,照着一间黑暗的牢房,一个平头,戴着眼镜,长着八字胡的男人被铐在椅子上,浑身是伤,一言不发。这个人就是李大钊,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共产党的领导人,《革命者》就是讲述了他就义之前三十八小时历程。
当时是一个黑暗的世界,忘不了电影里老外下车的那一幕,他们在中国租借霸道地走来走去,还直接开枪射杀了一名中国报童。看着刚刚还活泼的报童死在自己眼前,李大钊站出来,跟老外理论;“这是中国人的地盘。”他们却无动于衷。
还记得那个场景:李大钊给了小男孩几块钱,后来他偷东西被抓住,失主当场鞭打他,他含泪说“我不是小偷,我妹妹病得很重,她需要我”。这句话顿时凸显了当时的社会,人们的迫不得已,甚至没有人的待遇,听着实在让人心酸。李大钊曾经说过“我们的革命是为了什么,为了我们孩子幸福的生活下去”。
回首党的百年历程,是一条洒满鲜血的路程,一个个脚印记载着多少风雨与沧桑,我们今天的生活和平、安逸,是一批批党员同志用生命换来的,我们要永远铭记在心!
“我坚信那一天的到来,虽然我李大钊可能看不见,因为我只不过是个中间人,我从黑暗中反叛而来,却不属于未来的光明之地。我的脚踏在黑暗和光明的交锋处上,或许有一天黑暗会把我吞噬。可是为了人民,为了你们能走向光明,拥抱光明。我,我愿意去直面黑暗,因为我相信,终有一天阳光会普照整片中国大地,我坚信!”电影《革命者》在李大钊的独白中,拉下帷幕。
今天的我们替李大钊先生看到了他想看到的世界!
电影《革命者》是一部传记电影,主角是伟大的革命先驱李大钊。作为今年一部重要的主旋律电影,没有按照时间顺序,叙述李大钊的生平,也没有用很长的时间跨度,去表现他探索改变中国、拯救民族的热血历程。故事通过张学良、庆子、陈独秀、蒋介石、毛泽东以及李大钊妻子,这几个人不同的视角,串联起李大钊先生从爱国者,到觉醒者,再到革命者的一生。
《革命者》围绕1912年至1927年波澜壮阔的历史展开,国际歌作为背景音乐贯穿了电影,正片直接聚焦于李大钊生命最后的38小时,通过回忆讲述了大革命失败后的几个故事片段。每段故事从监狱开始,回到监狱,比如影片开始以李大钊坐在牢房里,看着窗外,嘴里哼唱着《国际歌》开始,最后一起被执行的革命者合唱《国际歌》为他送行结尾;再如共产党人庆子伪装医生为监狱里李大钊送饺子开始,最后他放弃被营救而让庆子平安离开回到现实狱中。闪回的几个片段,彼此关联,互相呼应。
影片开头李大钊深埋地下的墓碑重见天日,不是用纪录片风格的片段,而是用剧情片的风格拍摄,李大钊先生的三个儿子拨开碑上泥土并擦净,用颤抖的手小心翼翼将墓碑上的字重新描红,大雨落下,红色颜料混着雨水从墓碑流下,影片是悲伤的基调。
和观看《革命者》的观众一样,闪回的过程中我几次流泪。
影片具有年代感的画面使观众更能直接地、真切地感受到历史的气息,向往和平并为之努力的革命者们,为了人民觉醒而不停努力呐喊的李大钊,隔着银幕也能体会到他们的心酸和无奈。
李大钊先生视死如归走上绞刑架的过程,是影片的高潮部分,他与往常有很大的不同,不再是以往我们熟悉的形象。短发、两撇小胡子、戴着圆形无框眼镜,眼神中充满了坚毅。这天,他剃光了头发,摘掉了眼镜,坚定地直立着,面容平静,神态淡定。浑身上下,透露着一个共产主义革命者,视死如归的决心和气概!看到这里,我的心猛然收缩,和平年代不再需要革命者牺牲自己唤醒麻木的劳苦大众联合起来反抗、斗争、革命,可依然有很多人像李大钊先生一样。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反复的今天,我们永远不会忘记2019年那些赶往武汉的“最美逆行者”,他们像李大钊先生一样有坚定的信念,在人类与病毒的战斗里,他们是胜利者,他们的牺牲告诉我们平安健康的重要,活着是如此幸运。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回望这些年所走过的不平凡的扶贫路,他们的脱贫故事感人肺腑、动人心弦。扶贫干部们用自己默默的行动镌刻初心,帮助无数贫困户改变了生活的困境,走出贫困迎来了幸福的生活。我们替牺牲的英雄们看到了他们想看到的今天,祖国的人民是平安的,贫困户已经脱贫,他们过着幸福的生活。
在那个年代的中国同胞遭受的苦难是无以言表的,人权更是一种奢侈。煤矿的劳工还不如一头骡子值钱,发生矿难更得不到该有的补偿,他告诉被欺压的民众,要学会反抗,斗争,争取自己应得的权益;十来岁的报童阿晨当街被暴徒枪杀倒在血泊里,李大钊先生立即扑过去抱起孩子,呐喊着叫医生,他回忆起认识的点点滴滴,一条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消失了,他环视周围旁观者的无动于衷、麻木冷漠。他想唤醒那些麻木的人,他团结上海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报童的死讨个说法。他带领大家要求租界交出暴徒绳之以法,当租界巡捕鸣枪示警时,他不怕死吗?怕,他怕会有更多的中国人不明不白的死去,他不许自己退缩,他不畏生死,做事不为一己之私。在白色恐怖的动荡年代,试问又有几人能做到?
电影里有一幕令我印象深刻:1926年3月18日的游行,站在最中间的李大钊,带着学生、群众们冲向军警。电影中,在现场经历了惨案的李大钊,面对学生的求助和疑问,震惊得说不出话来。李大钊在医院走廊的座位上,他靠着妻子哭着说,我们有主义,但他们手里有枪。在惨案面前,他认识到了枪杆子的重要性,从要爱国,到要用主义爱国,再到要用枪杆子支撑主义。《革命者》展现出了一个富有层次,一步步觉醒,最后无比从容而坚定的李大钊。
在那个会读书识字之人稀缺的年代,李大钊先生是北大的教授,是《新青年》杂志的编辑,是留洋回来的有志之士,他介绍自己时,谦虚地说喊我守常,丝毫没有傲慢之气,他给人的感觉总是温暖的。
妻子和孩子的回忆里,阳光明媚的天气,他们在郊外野餐,放风筝,孩子尽情玩耍,李大钊先生是温暖的。在一个大雨天,一个男人被当作小偷当街追打,倒在雨里哭诉着“我不是小偷,我妹妹真的病得很重……”李大钊先生不仅递过去抓药的钱,也给予他温暖。陈独秀的回忆里,李大钊先生冒着大雪,赶着马车亲自送他出京,一路上他哼着歌,并带给陈独秀北京小吃,那样的冬夜他是温暖的。
李大钊先生是爱书之人。书房的书堆得满满当当,当教授时,他的书房总是站满了看书的学生;吃早点时报童送书,他不许吃过油条的手碰书。看到此处,我羞愧难当,我的书房也是堆得满满当当,虽会时常搜罗新书,各平台推荐好书也会买回,但回来后更是束之高阁,有时上面已经落着些灰尘。边看书看吃东西更是家常便饭,看过的且没看完的书,几乎每本都是折得不像样子。
李大钊先生就像黑暗里的一束光,带给人们希望,告诉青年们,为天下人谋幸福才是真正的大事。影片中张学良和蒋介石出现的镜头部分都在黑暗的光线里,衬托出那束光并没有照亮他们心里的阴暗面。监狱中有一个镜头,在即将赴死的最后时刻,李大钊缓缓地转过身,昏暗的牢笼中打下一束光,落在李大钊先生身上,他举起手去触摸那道光束,光束中有一只手向他伸过来,紧紧和他握在一起,接受了先生的重托。李大钊先生更加坚信自己的选择,如果他的死可以唤醒更多的人站起来参加革命并取得胜利,那他愿意去死,认为一切都是值得的。
我们生在和平年代,过着小康生活。这一切一切的美好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我们更应该倍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坚定信仰,学习老一辈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在自己的岗位上作出努力和贡献。
今天在班委的组织下观看了一场电影《革命者》,虽然是建党献礼片,这部电影却不同于其他说教类的电影,而更像是让我们回到过去,去见证,去经历12年到27年,李大钊所经历过的重要时刻,真正去体会中国革命的艰难与以李大钊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热血激情却又浪漫平凡的一面。
电影中的李大钊不再只是历史书上神坛中的革命先驱。在家人眼中,他是忙碌但心系家庭的慈父:在学生眼里,他是思想指引并意志坚定的导师:在朋友眼中,他是语重心长,平和幽默的知己:人生经历过大起大落的他,能意气风发和孙中山平起平坐,也能放下姿态和工农阶层共同进退……他也有懦弱的一面,也曾经怀疑过自己的做法是否会害死更多人,但作为布尔什维克的坚定信仰者,他选择坚守自己的使命,让无产阶级站起来,让中国独立自主。李大钊先生正是那个时代共产党人的真实写照,他们也是普通人,却能为了信仰朝着看不到尽头的未来一往无前,将自己的青春与生命奉献给革命。
令我最印象深刻的是被俄国人枪杀的报童阿晨,你不会去质疑历史上是否真的有阿晨这么一个报童,因为在那个时代,这样被外国人枪杀的中国人民随处可见,只是他可能不是报童,可能不叫阿晨,但他们真实存在。在报童被枪杀的事件里,李大钊站在俄国人面前,掷地有声地质问:“你搞错了,这里是租界,租界是上海的,上海是中国的,这里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中
今天,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立于世界之林,对外坚持独立自主,对内实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每一寸土地,也都绝不可能再被外国人侵犯,中国地每一个人民,也绝不可能受外国人的欺侮。
“祖国是人民最坚实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在“七一”党的生日前夕,上海文艺出版社推出报告文学作品《革命者》。
聚焦革命先烈的故事
这是中国作协副主席何建明的新作,呈现了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直到解放前,共产党员们在这片土地上抛头颅洒热血的故事。
在这部新作中,何建明将史实与抒情相结合,将历史回叙和现场感并重,聚焦在为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牺牲的革命先烈身上,礼赞中国共产党人敢于直面风险挑战的使命担当,书写新时代奋进开拓的新征程。
书中描绘了一批年轻的革命者:一年内相继牺牲、才华横溢的陈延年和陈乔年兄弟;笑对敌人屠刀、视死如归的王孝和;在刑场上举行婚礼的蔡博真、伍仲文;历尽坎坷、初心不改的何孟雄;拥有两个博士学位、精通多国语言、牺牲后几十年才被组织找到、追认为烈士的许包野……他们的青春之花定格在革命激流中。
插图之一原汁原味地呈现史料
为了写好《革命者》,何建明酝酿多年,踏访北京、上海、广州数地,力图以日记、书信等珍贵史料进入革命者的精神世界。书中披露了不少鲜为人知的英烈故事,保留了部分烈士留下的书信、日记,将其原汁原味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比如革命家刘伯坚、李硕勋临刑前留下的珍贵家书,舐犊情深;革命家王一飞在戎马倥偬中写给妻子陆缀雯的家书,温情备至。书中还配有11幅由画家张安朴绘制的插画,开篇第一幅插画以人民英雄纪念碑为素材,最后一幅以上海龙华烈士陵园《无名烈士》雕塑为素材,首尾呼应,致敬为革命事业做出贡献的英雄。
何建明说:“重新认识和理解这段历史,可以更深层次地理解革命者的道路起源和初心所在。革命者留下的精神财富就像高入云天的摩天大厦、滔滔不绝的黄浦江水一样,在人的精神长河、在城市的精神长河里流淌。”
在中国共产党伟大的历史轨迹里,有一位这样的人,他率先在中国大地高举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为广大人民指明了新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为了开创和发展共产主义运动,他英勇献身。他就是李大钊,守常先生。
是他把马克思主义引进了中国,是他为黑暗的旧中国寻找到了可以救中国的良方,是他指引无数有志青年走向了马克思主义的道路,更是他为那个时代千千万万的爱国志士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在上海街头,报童阿晨被俄罗斯恶徒当街射杀。他不顾危险,团结和号召各行业的穷苦工人,在街头展开了一场罢工,逼迫洋人高管交出凶手,为中国人伸张了正义。
在一个大年夜里,他与过去的导师分道扬镳沦落街头。在只收留乞丐的一个澡堂里,他把乞丐视作同路人毫不嫌弃,同吃同住,始终把自己视作一个普通中国人。
在接到刚刚出狱的陈独秀后,他提议让陈独秀南下并亲自护送。那天晚上大雪封路,两人架着马车,一路畅谈理想和未来,最终约定,南陈北李共同建党,一起为全民族谋幸福谋出路。
在监狱里,面对同志的援救,他毅然选择了拒绝。“如果革命一定要流血,那把我的血也流掉吧!”站在绞首架上,他毫不畏惧,带头唱起了“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为了革命,他无惧牺牲。
在景山上,他和毛泽东面对东升的旭日,奋力高呼“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一百年后的今天,我想说:守常先生,今日中国之盛世,如您所愿!革命者们于黑暗中用鲜血和生命为我们创造了光明,今日之吾辈更应自强不息!
没有人生来就是英雄,只因为他们心中有爱和信仰!――题记
影片《革命者》以李大钊为主人公,讲述了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党的创始人之一、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者守常先生积极探索改变中国,热枕追寻正确的革命道路的故事。今天观看了电影《革命者》,激动不已,使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1912年至1927年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社会政治黑暗,各派系为争夺政权,攻占不已,政坛更迭频繁,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国土四分五裂。1916年,守常先生从日本归国,他给中国带来了共产主义运动的火种,进而改变了中国的命运。影片中守常先生说工农的地位不如一头驴子,一头驴死了,赔款一百元,可一个劳工死了,只能赔款三十元。光天化日之下,十几岁的报童――阿诚被洋人枪杀,守常先生率领学生,工人各阶级游行示威,在他们的努力下,租界虽交出了杀人凶手,可守常先生也不幸被捕入狱。
五星红旗熠熠生辉,我的信仰万丈光芒。
臧克家曾说:“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却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是因为他“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做马”,“情原做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他活着是为了更多数人活着”,所以,人民永远记得他,“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都是青青的野草。”守常先生虽已过世多年,但他的精神永垂不朽。
守常先生被捕入狱后,鲜血淋淋的皮鞭没有使他屈服,烧红的烙铁没有使他投降,辣椒水洒在伤口上也没有使他折服。守常先生对自己的信仰忠贞不渝,坚定不移。他曾对庆子说,“天下的‘天’是‘工’字下面加个‘人’字,为天下人谋幸福才是真正的大事。”1922年至1926年,大钊先生及其学生深入到中国社会各阶层进行广泛活动,宣传积极的马列学说,他们的活动,不但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了基础,也为日后党组织宣传工作积累了经验。守常先生就是这样一位为人民谋幸福的人。我想“俯首甘为孺子牛”大概就是形容他这类人的吧!
面对死亡,守常先生从容不迫,直到死亡来临之前,他还在唤醒麻木的国人。他说“从古至今,没有一场革命的胜利,不是用血换来的。如果我死了,能够唤醒那些麻木的人,我可以去死,我应该去死。”我被守常先生这种敢为人先、慷慨就义、视死如归的精神所打动。看到这里,我想对他说:“先生,您看到了吗?这盛世中华,如您所愿。”
以吾辈之青春,护卫这盛世之中华。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革命先烈们舍小家,保大家,流血牺牲换来今天的繁荣昌盛。在当今社会下,青年人不仅要学习和继承革命先烈的精神,还应当发扬不怕苦、不怕死、敢为人先的精神。无论哪行哪业从事什么工作,都应当有一颗爱国敬业的心,坚定信仰,做一个守法爱国的公民。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守常先生作为北大教授,言传身教,宣传马列学说。影片中阿诚同志牺牲后,守常先生送阿诚的妹妹去读书上学,他真正做到了为人民谋幸福。
青年学生应当继承和发扬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积极创新,探索科学的爱国主义精神。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要不断加强学习,不断创新,充分利用大好时光和优越条件,学习科学技术和思想理论,提升自己的本领,端正思想,规范行为,为祖国的振兴和繁荣加油!
历经百年,中国人民经历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将在新的征程中取得举世瞩目的功绩,屹立于世界东方之林。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目光所至皆为华夏,五星闪耀皆为信仰。――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