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的电影观后感汇总

关小雨 0 2024-02-24 12:07:55

红色的电影观后感汇总。

观赏自己喜欢的电影是一件非常愉悦的事情,通过观后感可以体会到我们从作品中所获得的情感体验。如果想要永久地保留这种思维的变化,选择写下观后感是个不错的选择,通过观后感我们能够促进自己的思考和拓展思维的能力。为了给大家带来一些与“红色的电影观后感”相关的有用信息,编辑今天特意搜集了一些资料,希望这些想法能够激发您的创造力!

红色的电影观后感(篇1)

这部电影讲述了抗美援朝战争,主人公孙北川是“九连”钢铁先锋连队长,他性格豪爽,是个心地善良的人,而孟三夏是一个性格个性爽朗,刀子嘴豆腐心肠,在孙北川接到上级抗美援朝的命令,前往朝鲜。而在火车站上碰巧认识了老乡孟三夏,火车在通过江面大桥时,美国敌军发起飞机轰炸火车,子弹像喷泉式的喷发出来,击中士兵的身体,战火横飞,士兵伤亡惨重,接到上级命令,要尽快到达五义亭阻止敌军,士兵们长途跋涉地抵达五义亭,却发现大量的坦克,孙北川想利用地形缺陷,用炸弹轰炸岩石来砸中坦克,勇敢的老爹和小神仙提出要去摆放炸弹、随爆炸和岩石一起翻滚下来,全都击中了坦克,士兵们害怕失去战友,难过焦虑的心情随之而起,后来他们两个奇迹般的平安走了出来。

在进攻敌军沦陷镇的时候,战友们都遭遇了埋伏,地上都填满了地雷,看电影的我全身紧绷了起来,因为怕一不小心就会全军覆没。对于孙北川来说这是一场生命与技术的较量,我紧张害怕的心情随之而来,害怕孙北川和孟三夏等队员们死掉,害怕他们纯粹的爱情被消灭掉。轰轰轰……在河畔上,敌军搞突击与中国共产党员正面交锋,敌军火力太猛,文工队只能撤退,敌队要生擒女战友,但是女战友她们并不怕死,她们拿出了最后的炸弹与敌人拼死一搏,但还是没能击败敌人,逃跑成为活路的途径。老爹毅然留在战场上,与敌人鱼死网破,空中弥漫着老爹的歌声,充满着思念,充满悲伤,充满着对小神仙的不舍。

“我们每一次战斗,都会有兄弟再也回不来了,他们是我们的榜样,光荣的榜样,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我们是为了胜利而来,为祖国而战,我曾经向我们的战友们保证过,我们九连一定会第一个打进敌人总部的,我们九连不会让亲人和战友们失望″,孙北川高亢奋起的发言,使战友们高亢的喊起“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声音回荡在山谷里,久久不能散去。这是一场用生命来拼搏的战争,是血与血的较量。他们不能退后,因为他们的身后是亲人、是战友们,他们的身上肩负着保护祖国的重任。

在攻入537高地---敌人总部,士兵们像毛足了劲头拿着枪拼尽全力往敌人总部冲,面对敌强我弱的形式,他们没有退缩更没有害怕。战火连续不断,孙北川冒着枪淋弹雨并随时掉脑袋的风险带着九连直冲美国军队总部,但一起同甘共苦的队友们却还只剩下37个人,孙北川眼睛湿红地望向那充满硝烟弥漫的战场,望着那被鲜血洒满一地的战场,内心早想把敌人大卸八块来抵罪战友们的死去,脑袋传来翁嗡嗡的响声,空中密密麻麻像那蝙蝠成群的黑影---美军飞机,他们开启了射击式的喷发子弹不断地向战友们扫地而来。敌人轮番投弹、扫射,战士们像是被割草一样被抢打倒,炮火连天,地表没有一块完好无损的,战友们身体被炸弹炸得四分五裂。看着他们我心如刀割止般样的痛,痛恨着美国敌军为什么要侵入我国领土,为什么要打压我中国人民,十万个为什么在我脑海里响起。

害怕亲人离去,战友死去,只有战争胜利才能换取和平。

战争是残酷无情的,为正义而战是正义的,国家英雄是值得我们敬佩的,是我们该学习的榜样,只有经过战争才会知道战争的残酷,只有经过战争才会知道生命的脆弱,只有经过战争才会知道和平是用鲜血的基础上搭建而来的。《我的战争》这部电影给了我对战争有了更深的认识,深知和平是用鲜血换来的,所以现在我们要珍惜和平时代,别让历史重蹈覆辙的循环着。

红色的电影观后感(篇2)

从上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当中国人不知道电视是什么的时候,红***一部接一部地上映。红色的电影观后感,我们来看看下文。

红色的电影观后感一故事讲述的是1945年春,董存瑞在因种种原因的困扰下,终于参加了当地抗日自卫队,同年参加了八路军。在队伍中,董存瑞和他的伙伴都不满20岁,但却有着惊人的胆识和勇敢的魄力,在战斗中他屡次立功,让连长和队友刮目相看。

故事的高潮发生在1948年5月25日,进攻隆化县的战斗开始了。董存瑞的第六连负责撤除敌人的核心阵地隆化中学。临行前,作为爆破队队长的董存瑞代表大家表大了自己的决心:

“我就是死后化成泥土,也要填到隆化中学的外壕里去,让大家踩着我们把隆化拿下来!”他带领战友接连炸毁了敌人3个炮楼5个地堡。隆化中学东北角外围工事打开后,隐藏在墙外主河里的桥形暗堡机关枪突然**,部队遭受严重**袭击受阻,被派去炸的同志一个个倒在路**。

面对敌人碉堡的猛烈炮火,董存瑞要求在战,在战友的掩护下冲向桥底。这时,他的左腿被敌人的机关枪打断了。沙坑的底部离干涸的河床还有点高。河两岸的护堤很滑。他放了两次炸药,由于没有木支架,炸药滑了下来。此时,冲锋声已经响起。耽搁一分钟,就会有更多的同志死去。

董存瑞毅然用身体做支撑,左手拿着炸药包,右手拉着引信。随着破土的巨响,敌人的桥形碉堡被毁,红旗**上了隆化中学。董存瑞用年轻的生命为军队的胜利开辟了道路。他19岁时就死了。

看完电影时,我的心中感慨万千。一个年仅19岁的青年,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为战斗奉献出宝贵的生命。想想董存瑞。他在进入革命队伍和党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但他通过不懈的努力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他炸碉堡时,给革命事业和祖国、人民的勇气,使我深受感动。

董存瑞比我大5岁。他没有读过几本书,也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但他仍然忠于国家的赤字。尽管他才19岁。但在我心中,也是在很多人心中,是我们所敬仰的,可望而不可即的。他展释了中国革命先烈的伟大精神,诠释了生命的意义!

从这部电影中,我深刻的体会到一个人就应该向董存瑞那样,生命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它的宽度和厚度,有些人碌碌终生,若干年后,被世界遗忘;但董存瑞,年仅19岁,没念过书,没上过学,却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成为一代又一代人的榜样!

董存瑞,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巨大贡献的共产党员。董存瑞——一个顶天立地的革命战士!

红色的电影观后感二在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活动即将拉开帷幕之际,纪录片《辛亥革命》开始**了。作为中国近代史学者,我觉得很有意义。

任何中国人都知道,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真正的强国,在国际社会发挥着重要作用。尽管中国仍面临诸多挑战,但社会发展的坚冰已被打破,中华民族复兴的大势已不可逆转。此时此刻,回顾近代中国走过的曲折道路,回顾百年前先辈为改变中国面貌所作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和牺牲,仍然是激励我们前进的宝贵资源。

近代以前,中国曾经是一个大国和强国,但近代以来,由于政治的衰败和经济的衰退,无法抑制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压迫,在西方列强的进攻面前被打败。两次**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的结果都是中国被迫割地赔款,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进而引起列强的瓜分狂潮,直至八国联军进入中国并强迫签订《辛丑条约》,迫使中国“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即解除防务,而外**队则驻扎于中国京畿周围的要地,实行永久军事占领。中国在西方殖民主义强加的不平等条约体系束缚下一步一步地“沉沦”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当然,中国人民不愿意承认备列强欺负的侵略现实。面对列强侵略的不断加深,反帝活动出现了一波又一波的高潮。民族复兴的追求是几代人的目标、理想。然而,实现近代中国的复兴面临着巨大的困难

摆脱帝国主义的对外干涉、侵略和压迫,是中华民族复兴的第一步。摆脱人民的贫困,是中国成为富强大国,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更为艰巨的一步。在历史上,许多人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做了很多尝试。洋务运动、戊戌维新运动和辛亥革命都是前人的努力。中国近代史就是人们以这样的精神从沉浮中走出来的历史。

红色的电影观后感(篇3)

2011-2012-1平时考核课外实践论文

课程名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论文题目p>

院系:班级:学号:

姓名p>

电话p>

电邮p>

教师:得分:

2011年10 月28 日完成

《永不消逝的电波》观后感

我看到的他们

《永不消逝的电波》,一部既感人又振奋人心的红色电影。电影中的他们,那些共产党人,满腔的热血,都只为能撒在祖国这块大地上。前方战场硝烟弥漫,后方得到广大爱国青年和全国人民的拥护。

在我们走向独立和解放的道路上,还有这样一个战场,这样一批人。那是没有硝烟的战场,那是一群意志坚定的人。李侠,红色电影的主角之一,也是这些人的缩影。

由于工作需要,李侠同志从延安调到上海从事地下工作。从他手中发出了无数对我党作战有力的情报。他凭借着荷兰芬等同志对他的帮助,凭借着自己的那份爱国的心,不屈的心,勇敢的和日本间谍以及国民党分子斗争着。

上海解放前,他向我军发送重要情报后去世。但在那一刻,他仍然深深地爱着我们的土地、人民和战友。他带着这些,和我们永别了。

这部电影中有很多感动我的情节,感动我的人。何兰芬,勇敢的人。为工作需要,以李侠爱人的身份协助李侠工作,后来两人成了革命伴侣。

我脑海里闪过的她感动我的一幕幕。在看那个合唱《打回老家去》的时候,她很要好的一个朋友出现了,革命精神告诉她要假装不认识,在她的好友一声声喊着她太太的时候,她的心好痛。身份的不一样,只因为战场的不同。

后来,在混乱的时候,她的好友奔向台上去,呐喊出自己的心声,那份爱国的心声。不幸的是,她被特勤局杀了。这个时候,她的心,我不知道该怎么形容,也许可以用痛苦来形容。还有很多类似而一幕幕,一样感人,让人忍不住有了湿湿的眼眶。

李侠,信念坚定的人。他的身躯,触动了,人们的心灵依然铭刻,挥之不去,我相信,只要提起红色电影,我就会想起这些人,这些事。一个从延安到上海的军人,隐藏着自己的生活习惯,过着自己的角色应该体现的生活。

他不断适应,告诉自己这里也是战场,努力完成党交给他的任务。记得第一次入狱的那一次。他的坚强令人心声疼痛。

在那些人的折磨下,他始终坚持着自己的信念。我看到是,兰芬眼中的痛,看到了他们的坚强。根据那些人的刑法,他什么也没说。他仍然隐瞒了自己的身份。他不知道我和他是中国人。

多么强烈的爱国情怀,多么感人的场面,谁看到了,就会忘记,我相信,不会。

还有那最危急的一刻。敌人的作战计划将在24小时内发出。到了一半的时候,我的心又被打动了。他知道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情报。他发现敌人找到了他,就让妻子兰芬先走,独自作战。

我想这是的他肯定知道,他面临的是什么。可是他依旧坚持着,决不放弃,继续发电报。情况紧急。每一分钟都很重要。最后,电报成功地发出了。但在他身后,敌人已满员。

他向延安的同志发出了:永别了,同志。这一刻,所有的延安那边同志的心,都跌落到了谷底。

因为,他们的好同志牺牲了。因为,我们的有一个热血儿女牺牲了。他用他的死,换来了我军的胜利。

他用他的死,为我们没民族的独立做出了伟大的贡献。我不知道该说什么。似乎我不能仅仅通过移动来表达我的感情。我该说什么。

情感的升华

《永不消逝的电波》这部红色电影是有剧终的,可是真的完了吗?我想得更多,那些身影在我的脑海里,那刻在我心里的声音依然挥之不去。我也不想忘记,我也相信,我不会忘掉他们。

无线电波没有消失。为党的事业献出宝贵生命的李侠还没有死。他将活在我们心中,永远不朽。

毛主席说,死有轻于鸿毛,重于泰山。李侠的死就比泰山还重。他会永永远远的活在人们心中。他的爱国情怀,爱国精神,也会被人们传承。不是吗?

在我们祖国独立的路上有多少这样可爱的人。有的我们知道名字,有的我们不知道名字。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称号,烈士。

我想说,一句或者听起来有点矫情的话,你们是人民的英雄,人民永远记着你们。倘若没有你们,哪有我们的今天,恐怕,如今的一切美好,一切舒适,都成了一场梦。我真的很欣赏无数像李侠同志这样的革命者。谢谢你给了我们一个美丽和平的祖国。

我想说,你们是---不朽的灵魂。

我的畅想

我的观后感写完了。我就得这是一次很有意义的作业。我的心中似乎还有很多很多很多的话。

畅想那些奋斗过的人们,他们真的很勇敢。我难以想象那个年代,那个有硝烟的年代,那个青年们最激愤的年代,那个有着崇高信仰的年代。那个年代,给我留下了很多可贵的精神。

那个年代,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很多难以忘怀的事。

这门课真的很有意义。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知道了很多我们似乎知道但不知道的事情,而且有精神。我认为这是中国人民对于谋杀案的伟大精神,我们一直这样说。我们将永远记住,无论何时,我们都有勇气为祖国奉献力量。

现在,这不是一个充满战争的时代,我们应该做什么,我们应该做什么?

作为新一代青年,我们首先要始终支持中国共产党,努力成为一名积极的党员,然后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党员。这是一神圣而伟大的使命,在我看来是这样的。

那么,在学校里,我们应该尽力学习自己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我知道,现在的我们似乎行动派很少很少,可是,我想,我会努力去做一名行动派,好好地学习自己的应该学到知识。在学校里,多参加一些活动。

我想,等到学有所成的时候,我们就更加有能力为我们伟大的祖国做贡献,然后,添砖加瓦。也许,有人会说它是空的,但我不认为,我相信,只要心中有信念,心里想,然后一直努力去做,它就会成真。

我们可以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更好的服务于社会。我们可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从我们的劳动中获的财富。或许,真的真的真的是很微不足道,但是,如果每个人都这样想,如果每个人都会这样做,那会是怎样的一个结果,可以想象得到。

我这样的想法似乎很荒谬,可是,这是我的真实感受。我不知道别人会怎么做,但我相信我会努力实现这个目标。

曾经,还看过很多红色影片,这是我突然想到了很多。想到了以后会成为经典的的红色系列。

记得,汶川地震吗?在灾区,那些拥有大无畏精神的官兵战士们,他们将自己的生命交给了人民。他们用自己的身躯去扛起汶川那片土地,扛起我们的祖国。

他们有的人牺牲了,沉睡在了那片土地上。永远的睡去,却又永远的醒着。和我们失去的那些革命战士一样,不朽。

我说这个,不想说明什么。我只是想说,我们精神还在,我们的国魂还在,我们中华的脊梁还在。在我们这片土地上,还有很多官兵战士,保卫着我们的国土。

在我们这片土地上,还有很多热血青年,随时关注着我们的国情。在我们这片土地上,还有很多人,为我们的祖国不多奉献自己的脑力资源。在我们这片国土上,每个人都可以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很多很多,我们可以做很多很多,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做不到的。

真的得停止了,我不知道我还会有什么感受,《永不消逝的电波》给了我很多灵感,给了我很多感触。

我想说,感谢那个年代,感谢那些红色电影,让我明白了很多,懂了很多……

红色的电影观后感(篇4)

不久之前,我看了一部电影:闪闪的红星。

故事是这样子的:1931年,红军解放了柳溪,建立了红色政权,7岁的潘冬子也参加了土豪分田地的斗争。父亲潘行义在斗争时被子弹射中,他在手术时主动将麻药让给别人的行为使潘冬子深受教育。3年后,红军主力被迫撤离柳溪,潘行义随部队转移。临走时,他给潘冬子留下了一颗闪闪的红星红军撤退后,土豪又回来了,柳溪随着红军的撤退又处于白色恐怖中。而潘冬子的母亲为了保护大家不幸被火烧死…

这一部电影使我受益匪浅,它让我了解到了红军战士们为了大家能得到解放,不畏艰难,不怕困难和不怕牺牲的高尚品德,让我了解共产党员不让人吃亏,牺牲性命来保护大家的伟大壮举,这部电影还让我明白做人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闪闪的红星在父亲走后一直在潘冬子身边。这颗红星给了他力量,勇气和决心,他发誓要做一名勇敢的红军战士保护这个村庄,最后,他终于打败了敌人,成为了一名红军。闪闪的红星一定会永远印在潘冬子的脑海里,他也时刻呼吁着我们支持共产主义事业,做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

这部电影让我很感动。

红色的电影观后感(篇5)

在暑假里,我观看了《闪闪的红星》这部电影,电影的主人公小冬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受益匪浅。

这部影片的主要内容是:主人公小冬的爸爸是一个红军,他受到爸爸的思想感染,是一个爱国的孩子。为了打探情报,他勇敢地到地主家干活,为革命做了许多好事,如给山上的红军送盐、告诉人们去抢运给敌人的米等等。后来,小冬终于成为一个小红军。

看完这部电影,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我觉得影片中潘冬子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很令人感动,他牢记自己的使命,机智勇敢地跟敌人斗争到底的顽强意志更值得赞美,值得我学习。这使我体会到在学习上,也要有顽强克服困难以及坚持到底的精神;这也使我想起以往学习的情景。一个星期天,阳光灿烂,树上的小鸟在欢乐地唱着歌,我正在书房里做作业,突然遇到了“拦路虎”,我绞尽脑汁,冥思苦想也想不出来,心里很不耐烦,就想:既然这道题这么难,我已经尽力了,想不出来,干脆不要做了,待星期一的时候再听老师评讲吧!我不跟“拦路虎”搏斗了。这时我想到了《闪闪的红星》中的小冬的顽强精神,真感到羞愧!如果每个同学都要等老师评讲,那我们怎能在学习上达到“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呢?

我从书中的内容还体会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应该加倍珍惜。我们是在红旗下长大的,没有经历过任何艰难困苦,可不能身在福中不知福啊!我们应该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才对。

今后我要用这本书中小冬的精神做我人生导航的灯塔,处处照亮我前进的道路,向更高的目标前进;还要用它做战斗的号角,时时催促我奋发向上,勇往直前。

红色的电影观后感(篇6)

时代的火炬

当一个个人影在浩浩平原上穿梭的时候,当一排排火炬在漫漫长夜里逡巡的时候,你可曾记得,那段充斥着悲剧和奇迹的岁月,那段混杂着屈服和刚强的历史?或许,有人会笑着频频摇头;有人会哭着默默哀许。而我,则在长征这部电影的轨迹中缅怀往昔风月,追忆前尘影事,仿佛不经意间掀开历史的帷幕,阵阵敬慕,缕缕悲壮,喷薄而出。

炮火连天的战场,硝烟弥漫的土地,红军就是在这样的艰难险阻中突破敌人的层层防线,跨越敌人的重重封锁,一次又一次地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忘不掉,湘江的血泊;挥不去,横尸的原野。电影就这样一步一步将我们推向一个个历史定格的瞬间,且不说毛主席在遵义会议上的慷慨陈词,且不说周总理在湘江沿岸的亲自指挥,且不说红军四渡赤水的神勇,飞夺泸定桥的果敢,我只想以我个人的视角,来回望那些我们忘却的艰辛。

我仍然记得那是最令人震惊的第一幕。敌人手里拿着枪,从四面八方赶来,坐在中间,是一支血肉之躯的红军。当敌人走进来时,他把炸弹拉到身上,与敌人一起死去。他临死前那坚定的眼神,一直镌刻在我的脑海,那是一种信念,那是一种力量,那是一种视死如归的大义!

扪心自问,我们还记得那些哭泣的山川,天空的泪水吗?

在记忆的阴影下,红军在陡峭的悬崖上快速奔跑,这是生死攸关的竞争,也是对人的体力和意志的终极考验。红军扛着大炮,穿着破旧的草鞋,扛着大炮,艰难地行进着。电影中的小毕身上更是扛了5支枪,一把大刀,当他蹒跚地跪倒在路上的时候,面对队友的搀扶,他口中高念着死也不掉队几个字,便一把推开了自己

这时候我发现他的双脚,已经磨出了鲜血,草鞋也被磨穿了,双唇惨白,形容枯槁,随后他颤颤巍巍走了几步,却晕倒摔下了悬崖,只有队友们的哭喊声在天空上方久久不绝回荡着。。。新风凛冽,红军在刺骨的雪地上踩着沉重的脚步,牵动着虚弱的手臂。有的红军累得昏迷不醒,永远躺在雪山的怀抱里。

途中,一个小女孩终于受不了这么冷又饿的环境,掉进了雪里。她母亲在暴风雪中只能无助地寒交,但周围只有一匹野马在嘶嘶叫。泪水迷离了母亲与战友们的眼眶,一颗,一串,一束,在脸颊上滑下一道道润泽的痕迹,袭上鼻翼,拂过下巴,然后被冻肿的双手,缓缓抹去。最后,小女孩被雪无情地吞没了,从此再也不在雪地里了。

内心触动最深的,就是那一片笼罩着恶魔般梦魇的广袤草原了。那里全是一望无垠的沼泽,极目四顾,除了无边无际的野草,再也没有任何树木。镜头中,一个衣衫褴褛的红军战士爬在沼泽地上,用泥泞的双手挖出一棵杂草,与黄泥混合,放入嘴里使劲咀嚼,然后舀起泥泞的泥土,吸入嘴里。

这是怎样的哀痛啊?这一幕,我的心化作了一点点的泪水,在这片大地上静静地。

破旧的屋瓦,黝黑的墙壁,还有几盏在寒风中摇曳的灯火,这是红军们协商讨论的房间。衣衫褴褛,干粮稀少,还有几把擦了无数遍的枪,是红军日常生活的写照。赤脚单薄的红军,一步步走出了人类历史的奇迹。它一步屈不挠的意志战胜了无数磨难,用不屈不挠的决心、纯洁的信仰、鲜血和生命,谱写了惊天动地、呼风唤渝的壮丽诗篇。

也许我们无法理解他们的坚持和毅力。他们愿意过这样艰苦的生活吗?不,这是他们心中的崇高追求,就像黎明前的黎明,指引他们毫不犹豫地前进!

我们嘲笑父母,说他们在物美价廉的年代还包剩菜,在今天的小康社会吃昨天的剩菜,吃够了就不愿意倒一碗凉菜。在我们的嘲笑中,他们含泪。

我们嘲笑父辈,说他们在追求潮流的年代都不扔旧衣服;在烈日的炙烤下都不开空调享受清凉;在儿女已长大的年纪都不懂得享受生活。在我们的嘲笑中,他们傻笑。

我们嘲笑我们的父母,说他们在衣服上缝了个洞,在城里的餐桌上吃了东西,还用皱巴巴的钱要价20美分。在我们的嘲笑中,他们执着。

当我们肆意挥霍青春和金钱,当我们在风花雪月中呻吟,当我们还在论坛里争论哪一个是富二代,当我们在业余时间大喊无聊时,谁会想到他们呢?那些带给我们幸福生活的红军战士们呢?曾几何时,一名大学生被采访到是否知道长征时,却被应答道不清楚有这回事,在一旁的红军老战士含泪默默说道,没关系,我们当初的艰辛就是为了后代的幸福生活。

没错,这是一个幸福的年代,这是一个富裕的年代,但这也是一个最悲哀的年代,我们享受着物质生活的满足,却难以掩盖自己精神的贫乏,难以填补自己灵魂的空虚。

时光流转,岁月连绵,红军老一辈用甘甜苦涩延续了幸福。他们的故事让我们忆起了那些我们忘却的艰辛,那些含辛茹苦的日子,那些沐风栉雨的时光,那些赤脚行军的伤,那些空腹打仗的苦。朴实的他们用平实的话语教导我们: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一个民族,如果忘记了历史,那就意味着背叛,如果忘记了艰辛,那就意味着衰落。

过去是一团火,时代是一把炬,让我们举起这把寄寓着长征精神的时代火炬,一代一代继续传承下去,有朝一日,它必将汇聚成燎原之火,布散出烈烈光华,闪耀苍穹,永启后人!

红色的电影观后感(篇7)

暑假,妈妈带我看了一部红色电影《小兵张嘎》,里面的小主人公张嘎的调皮、任性、机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故事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小男孩张嘎与奶奶相依为命,为了掩护在家养伤的八路军老钟叔,奶奶牺牲在日本鬼子的刺刀下。老钟叔为了掩护乡亲们,被敌人逮捕了。为了给奶奶报仇,为了救出老钟叔,嘎子决定去寻找八路军。带着老钟叔给他做的一把木头手枪,嘎子历尽艰辛,克服重重困难,找到了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查员。嘎子在一次战斗中用一把木头手枪缴获了一把真手枪。为了保护老百姓,嘎子不幸被捕,关在鬼子炮楼里。他不向鬼子屈服,配合八路军将炮楼炸毁,使战斗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成为了一名名副其实的八路军战士。

看了这部影片,我被嘎子的爱国、机智、滑稽、幽默、可爱、坚强不屈,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所感动。小嘎子那时和我们差不多大,虽然是个小孩,却十分令人敬佩,值得学习,值得歌颂。

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要以张嘎为榜样,好好学习,长大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我们现在的和平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像老钟叔、奶奶、嘎子这样的八路军、还有老百姓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当你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你不觉得是一种幸福吗?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让我们一起不断继续努力,奋发图强,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主义接班人。

上一篇:电影失孤观后感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小火箭